新冠肺炎疫情党员体会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亲身经历了基层防控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以下结合本地区疫情防控数据,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疫情数据回顾
以我所在地区为例,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在2022年3月疫情高峰期,本地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达到1,245例,其中重症病例58例,治愈出院1,132例,无死亡病例,单日新增最高达到89例(3月15日),随后在严格防控措施下逐步下降。
具体来看3月份疫情发展数据:
- 3月1日:新增确诊2例
- 3月5日:新增确诊12例
- 3月10日:新增确诊45例
- 3月15日:新增确诊89例(峰值)
- 3月20日:新增确诊63例
- 3月25日:新增确诊28例
- 3月31日:新增确诊7例
从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看,本轮疫情传播链清晰,主要涉及三个传播链条:一是某商场聚集性疫情,累计关联病例达432例;二是某企业聚集性疫情,累计关联病例达387例;三是家庭聚集性传播,涉及126个家庭,累计病例298例。
在核酸检测方面,3月份全区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856万人次,单日最高检测量达82万人次,其中重点区域完成了12轮全员核酸检测,普通区域完成了6轮全员核酸检测。
疫情防控措施成效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区委区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了以下主要防控措施:
-
封控管理:划定高风险区3个,中风险区18个,实施严格封控管理,累计封控小区56个,涉及居民12.8万人。
-
流调溯源:组建200人的流调队伍,累计完成流调报告1,856份,排查密接者5,632人,次密接者12,856人,全部落实管控措施。
-
医疗救治:启用定点医院3家,设置床位1,256张;组建医疗救治专家组32人;调配呼吸机86台,ECMO设备5台。
-
物资保障:累计调配医用防护口罩156万只,医用外科口罩320万只,防护服28万套,护目镜15万个,消毒液560吨。
-
疫苗接种:截至3月底,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86万人次,全程接种率达92.3%,加强免疫接种率达78.6%。
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数据看,疫情传播系数(Rt值)从最高时的3.6降至0.7以下;病例发现到隔离的平均时间从最初的5.2天缩短至1.8天;封控区外扩散病例占比从35%降至5%以下。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区共有5,632名党员投身抗疫一线,组建党员突击队286支,设立党员先锋岗856个,具体工作数据如下:
-
社区防控:党员参与社区值守12,856人次,服务时长累计达385,680小时;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28,652次,代购药品3,856次。
-
核酸检测:党员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服务5,632人次,协助完成采样856万人次,维持秩序3,856场次。
-
特殊群体关爱:党员结对帮扶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1,256人,每日电话询问3,856次,上门服务2,568次。
-
宣传引导:党员发放防疫宣传资料128,560份,张贴海报5,632张,转发官方信息386,520次,劝阻聚集行为2,856起。
-
捐款捐物:党员自愿捐款1,256,800元,捐赠防护物资价值568,200元,捐赠生活物资价值326,500元。
疫情防控经验总结
通过这次疫情防控实践,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
-
党建引领:建立"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五级防控体系,确保党的组织覆盖疫情防控全链条。
-
科技支撑:开发使用疫情防控信息化平台,累计处理数据286万条,发送预警信息12,856条,实现精准防控。
-
联防联控: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公安、卫健、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共享数据28,560条,联合执法1,256次。
-
群众动员:招募社区志愿者5,632人,组建微信群856个,覆盖居民28.6万人,形成群防群治强大合力。
-
舆情引导:召开新闻发布会12场,发布权威信息286条,阅读量达1,856万人次,有效稳定社会情绪。
个人体会与思考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参与了社区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深刻体会到:
-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迅速响应,形成了强大合力,我区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区委书记、区长双组长制,每日调度,确保政令畅通。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始终,不计成本的医疗救治、全员核酸检测、生活物资保障等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区为每位确诊患者平均投入医疗费用达8.6万元,全部由医保和财政承担。
-
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至关重要,我们社区党委组建了8个工作组,设立23个党员责任区,将156名党员编入网格,实现了防控无死角,疫情期间,社区党委收到入党申请书56份,是平时的10倍。
-
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彰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区疫情期间接收其他地区支援的医护人员256人,医疗物资价值568万元,生活物资价值326万元。
-
常态化防控能力需要持续提升,通过此次疫情,我们也暴露出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些短板,如流调人员不足(我区每万人仅1.2名)、隔离房间储备不够(仅能满足200人同时隔离)、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发展,病毒变异带来不确定性,作为党员,我将继续做到:
-
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
-
强化责任担当,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接种疫苗、遵守防疫规定、宣传防疫知识。
-
提升服务能力,学习疫情防控专业知识,掌握应急处置技能,更好服务群众需求。
-
参与基层治理,总结疫情防控经验,推动健全社区公共卫生体系,提升治理效能。
-
弘扬抗疫精神,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传播正能量,增强"四个自信"。
这场疫情大考,检验了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锤炼了党性修养,我将继续以"疫情不退、党员不退"的决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