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最新数据与防控措施分析
吉林黑龙江疫情最新通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近期出现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吉林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长春市8例、吉林市4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3例(长春市15例、吉林市6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例),黑龙江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例(哈尔滨市6例、齐齐哈尔市3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8例(哈尔滨市12例、齐齐哈尔市4例、大庆市2例)。
从疫情数据来看,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以长春市为例,11月10日至15日期间,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2例,无症状感染者56例,涉及5个城区,哈尔滨市同期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8例,无症状感染者47例,疫情主要集中在道里区、南岗区和香坊区。
疫情溯源与传播链分析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吉林省本轮疫情存在多条传播链,长春市的8例新增确诊病例中,3例与某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联,2例为某高校聚集性疫情续发病例,另外3例感染来源尚不明确,吉林市的4例确诊病例中,2例为外省输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1例为社区筛查发现,1例为主动就诊发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疫情溯源工作显示,6例新增确诊病例中,4例与某冷链物流企业相关联,形成了工作场所聚集性疫情;另外2例为社区传播病例,齐齐哈尔市的3例确诊病例均为外省输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传播链相对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两地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明显高于确诊病例,这表明病毒传播较为隐匿,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更大挑战,以吉林省为例,11月15日新增的23例无症状感染者中,15例为主动筛查发现,占比达65.2%,凸显了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重要性。
详细疫情数据分析
吉林省疫情数据详析(2023年11月10日-15日):
-
长春市:累计确诊病例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分布为20岁以下3例,20-39岁12例,40-59岁11例,60岁以上6例,职业分布显示,学生8例,市场从业人员7例,公司职员6例,退休人员5例,其他职业6例。
-
吉林市:累计确诊病例14例,无症状感染者22例,确诊病例中,7例有外省旅居史,4例为本地社区传播,3例感染来源待查,无症状感染者中,12例为密接筛查发现,6例为社区筛查发现,4例为主动就诊发现。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5例,均为珲春市报告,与边境贸易活动相关联。
黑龙江省疫情数据详析(2023年11月10日-15日):
-
哈尔滨市:累计确诊病例28例,无症状感染者47例,确诊病例中,冷链相关从业人员9例,占32.1%;学生及教职工5例;医疗机构工作人员3例;其他职业11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途径显示:密接筛查21例,社区筛查16例,重点人群筛查7例,其他3例。
-
齐齐哈尔市:累计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12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所有病例均与外省输入病例相关联,传播链清晰,确诊病例中,5例为家庭聚集性感染,3例为同事间传播。
-
大庆市: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4例,均为哈尔滨市输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目前已全部转入定点医院隔离医学观察。
疫情防控措施升级
针对疫情形势,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已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防控措施:
吉林省防控措施:
-
长春市对涉及疫情的3个街道实行临时管控,暂停各类聚集性活动,关闭室内娱乐场所,11月15日起,全市中小学转为线上教学,高校实施封闭管理。
-
吉林市对确诊患者居住的2个小区实行封控管理,涉及居民1230户、约3100人,全市启动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截至11月16日12时,已采样286万人次,检出阳性6例。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加强边境管控,对从事边境贸易的1.2万名从业人员实行"一日一检",并暂停非必要的跨境人员往来。
黑龙江省防控措施:
-
哈尔滨市对道里区、南岗区的5个风险点位实行封控管理,涉及居民楼栋32个,全市冷链行业从业人员实行"两天一检",目前已检测1.8万人次,发现阳性3例。
-
齐齐哈尔市对与外省输入病例相关的4个居民小区实行"足不出户"管理,生活物资由社区统一配送,全市启动流调溯源专班12个,排查密接者586人,次密接者1324人。
-
黑龙江省全省范围内加强交通枢纽管控,对来自风险地区的旅客实行"落地检"和三天两检,累计筛查旅客12.6万人次,发现异常情况8例。
医疗救治情况
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新增病例均已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吉林省启用定点医院8家,储备床位1200张;黑龙江省启用定点医院10家,储备床位1500张,两地均按照国家诊疗方案开展规范化治疗,暂无重症病例报告。
医疗资源配置方面,吉林省调集了520名医务人员支援长春市和吉林市的抗疫工作,包括呼吸科、感染科专家85名,黑龙江省组建了30支医疗队共600人,重点支援哈尔滨市的医疗救治和核酸检测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两地均加强了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吉林省对确诊病例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使用率达100%;黑龙江省为集中隔离人员配送中药预防汤剂,累计发放5.6万份。
疫苗接种推进情况
疫苗接种仍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截至11月15日,吉林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784万剂次,全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2.5%,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达87.3%,黑龙江省累计接种疫苗7216万剂次,全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1.8%,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达86.7%。
针对当前疫情,两地正在加快推进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吉林省已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568万人次,加强免疫接种率达65.4%;黑龙江省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723万人次,加强免疫接种率达67.1%,特别是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两地通过设立临时接种点、上门接种等方式提高接种便利性。
专家研判与公众提示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研判认为,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疫情总体可控,但由于冬季气候因素和病毒变异特点,仍存在不确定性,专家建议:
-
公众应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
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特别是学校、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等要完善应急预案。
-
尚未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应尽快接种疫苗,构筑免疫屏障。
-
公众要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积极配合流调排查和核酸检测工作。
随着冬季来临,疫情防控面临更大挑战,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新增病例提醒我们,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松懈,只有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才能有效控制疫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