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 API Hook?
- 为什么需要 API Hook?(应用场景)
- API Hook 的基本原理
- Android 上的主要 Hook 技术对比
- 一个简单的 Hook 实践示例
- 挑战与总结
什么是 API Hook?
Hook 就是一种“挂钩”或“劫持”技术,它允许你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地拦截、修改或替换某个函数(API)的原始执行逻辑,并插入你自己的代码。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水管系统(Android 应用程序),水流是程序的执行流程,某个水龙头(System.out.println())负责输出信息,Hook 技术就像是在这个水龙头下面接了一根新的水管,当水流(函数调用)到达时,你可以选择:
- 观察并记录水流了多少,流向了哪里(日志记录)。
- 过滤或改变水流的性质(修改参数或返回值)。
- 完全截断水流,不让它继续流下去(阻止函数执行)。
- 引入一股新的水流(执行你自己的函数)。
在 Android 中,这个“水龙头”可以是任何系统 API 或应用内部的 API,
Activity.startActivity()SharedPreferences.edit()Network.openConnection()View.setOnClickListener()
为什么需要 API Hook?(应用场景)
Hook 技术非常强大,其应用场景也十分广泛:
-
安全研究与渗透测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抓包分析:Hook
HttpURLConnection或OkHttp中的execute()方法,可以获取到所有网络请求的明文数据,无需 root 手机或配置代理。 - Crash 分析:Hook
CrashHandler相关的 API,可以在应用崩溃前捕获异常堆栈,进行动态分析。 - 绕过安全验证:Hook
RootBeer或Xposed检测相关的 API,可以让某些应用误判设备未被 Root。
- 抓包分析:Hook
-
逆向工程与软件分析:
- 逻辑分析:Hook 关键业务逻辑函数(如支付、登录),可以绕过前端验证,直接分析核心算法。
- 动态调试:Hook
dvmDecodeIndirectRef等 Art 相关函数,可以辅助 Frida 等工具实现更强大的动态调试。
-
应用插件化与热修复:
- 插件化框架:Hook
Instrumentation和ActivityThread的mH(Handler) 机制,可以在不重新安装主 App 的情况下,动态加载和启动插件中的 Activity。 - 热修复框架:Hook
ClassLoader的findClass方法,当加载一个已修复的类时,让 ClassLoader 返回修复后的类,而不是旧的 Bug 类。
- 插件化框架:Hook
-
性能监控与自动化测试:
- 性能分析:Hook
View.draw()或RecyclerView.onBindViewHolder(),可以精确测量 UI 渲染耗时。 - 自动化测试:Hook
View.performClick(),可以模拟用户点击,即使该 View 被其他 View 遮挡。
- 性能分析:Hook
API Hook 的基本原理
无论使用哪种 Hook 技术,其核心思想都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 保存原始函数:在 Hook 之前,必须先保存目标函数的原始地址,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调用它。
- 找到 Hook 点:定位到目标函数在内存中的地址。
- 修改内存属性:将目标函数所在的内存页的属性修改为“可写”(从
r-x改为rwx)。 - 植入跳转指令:在目标函数的起始位置,写入一条跳转指令(如
BL或B),使其跳转到你预先写好的“代理函数”(Hook 函数)。 - 编写代理函数:这个函数由你控制,你可以在这里执行任何自定义逻辑(如打印日志、修改参数),然后可以选择是否调用原始函数,并将结果返回。
- 执行与恢复:当程序调用被 Hook 的函数时,实际执行的是你的代理函数,Hook 操作完成后,通常需要将内存恢复原状,并移除跳转指令,以卸载 Hook。
这个过程在底层涉及到了对进程地址空间、内存页和机器码的直接操作。
Android 上的主要 Hook 技术对比
Android 的发展(从 Dalvik 到 ART,再到 Android 7.0+ 的强制开启 JIT/AOT)对 Hook 技术提出了挑战,也催生了不同的方案。
| 技术方案 | 原理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 |
|---|---|---|---|---|
| Xposed Framework | 基于替换 Zygote 进程,在 App 启动前,通过替换 app_process 文件,注入一个 Java 的 XposedBridge,利用这个 Bridge,可以在 Java 层通过反射 Hook 任意方法。 |
使用简单,功能强大,生态成熟,支持纯 Java/Kotlin Hook,无需关心底层细节。 | 需要 Root 或 Xposed Installer App 的特殊授权;稳定性依赖 Xposed 框架本身;对 Android 版本敏感,每次系统升级都可能不兼容。 | 大多数 Java 层 Hook 需求,如模块化开发、App 功能增强、安全测试等。 |
| Frida | 基于动态注入,通过一个名为 frida-server 的守护进程(需 Root 或 PortForwarding),在 App 运行时将一个 JS 脚本注入到目标进程中,Frida 在底层(通过 ptrace)修改内存,实现 Hook。 |
跨平台(支持 iOS/Android/macOS/Linux等);动态性强,可以在 App 运行时实时 Hook;支持多种语言(JS, C, Python等);Hook Java 和 Native 层都非常方便。 | 需要 Root 或配合 USB/网络端口转发;性能略低于 Xposed;需要编写 JS 脚本。 | 动态逆向分析、安全研究、快速原型验证、自动化测试。 |
| Inline Hook | 直接修改目标函数的机器码,在 Native 层(C/C++)实现,直接找到函数地址,用跳转指令(如 ARM 的 BL)替换函数开头的几条指令,跳转到你的 Hook 函数。 |
性能最高,因为是直接在机器码层面跳转;通用性强,不依赖任何框架,可以 Hook 任何可写的地址。 | 实现复杂,需要处理函数序言/尾声、寄存器保存、ARM/Thumb 模式切换等细节;不稳定,容易导致崩溃;只适用于 Native 层。 | 对性能要求极高的 Native Hook,如游戏外挂、系统级优化。 |
| Dobby | 一个现代化的 Inline Hook 库,基于 inline hook,但做了大量封装和兼容性处理,解决了传统 Inline Hook 的很多痛点(如函数对齐、重入问题)。 |
性能高;比手写 Inline Hook 稳定得多;跨平台(支持 Android/iOS/Linux/macOS);提供了简洁的 API。 | 仍然是 Native Hook,依赖动态库;需要一定的 C++ 基础。 | 现代 Native Hook 需求,如 React Native 的性能优化、安全研究工具开发。 |
| ArtMethod Hook | 专门针对 ART 虚拟机,ART 虚拟机的 Java 方法在内存中由 ArtMethod 结构体表示,通过修改 ArtMethod 结构体中的 entry_point_(入口点)指针,可以将其指向你实现的 Native 函数。 |
无需 Root(只要 App 有 android:debuggable=true 或利用某些漏洞);性能比反射高;可以在不替换 Zygote 的情况下 Hook。 |
实现复杂,严重依赖 ART 源码,不同 Android 版本的 ArtMethod 结构可能不同,维护成本高;稳定性不如 Xposed。 |
无需 Root 的 Hook 场景,如一些自动化测试框架、非 Root 环境下的安全研究。 |
一个简单的 Hook 实践示例(使用 Frida)
Frida 是目前最流行和易用的动态 Hook 工具,我们用它来 Hook java.lang.System.out.println 方法。
目标:当任何 App 调用 System.out.println("Hello") 时,我们将其修改为打印 [Hooked] Hello。
步骤:
- 准备工作:
- 在电脑上安装 Frida:
pip install frida-tools - 在 Android 手机上 Root 并安装
frida-server,将frida-server推送到手机/data/local/tmp/目录下,并赋予执行权限:`chmod +x /data/local/tmp/frida
- 在电脑上安装 Fri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