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Wi-Fi 镜头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OPPO 官方并没有推出过一款名为“OPPO Wi-Fi 镜头”的、可以独立销售的消费级产品。

这个概念通常指向两种可能性:
OPPO Find X 系列的“潜望式长焦镜头” (最可能的指向)
很多人将 OPPO Find X 系列手机上搭载的潜望式长焦镜头戏称为“Wi-Fi 镜头”,但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 工作原理:它并非通过 Wi-Fi 传输图像,而是通过潜望式光路结构,光线经过一个特殊的反射镜组(类似潜望镜),在手机内部实现更长的焦距,从而实现高倍率的光学变焦。
- 核心功能:它是一个纯粹的光学镜头,用于拍摄远处的物体,提供清晰、无压缩、高像素的变焦照片,它的优势在于画质和便携性。
- “Wi-Fi”误解的来源:
- 命名混淆:OPPO 曾推出过名为 O-Fresh 的手机外接镜头配件,其中可能包含镜头和一个小型 Wi-Fi 模块用于传输数据(类似早期的索尼 QX 系列镜头),但这并非主流产品,也未被广泛称为“Wi-Fi 镜头”。
- 功能联想:用户可能将其与可以远程取景、通过 Wi-Fi 连接手机的外接镜头搞混了。
当人们谈论“OPPO Wi-Fi 镜头”时,他们大概率指的是 OPPO Find X 系列等旗舰手机上那颗强大的潜望式长焦镜头,它是 OPPO 在手机摄影领域,特别是“望远”能力上的核心技术代表。
OPPO 的“手机外接镜头”生态
OPPO 也曾探索过手机外接镜头的生态,类似于“手机摄影拓展坞”的概念,这些镜头通过夹具固定在手机上,并通过 Wi-Fi 或有线连接与手机协同工作。

- 产品形态:这可能包括超广角、长焦、微距等多种镜头。
- 工作方式:镜头本身负责捕捉光线,然后通过内置的芯片和 Wi-Fi 模块将图像数据实时传输到手机屏幕上进行取景、拍摄和后期处理。
- 市场现状:这个方向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是主流,手机厂商更倾向于通过提升自身摄像头硬件和计算摄影能力来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让用户额外携带笨重的镜头配件,OPPO 在此领域的投入和产品都相对有限。
OPPO 无人机
与“Wi-Fi 镜头”不同,OPPO 确实曾经正式发布过一款无人机产品。
产品名称:OPPO Oreo Air
这是 OPPO 唯一一款面向消费级市场的无人机,发布于 2025 年。
-
核心特点:
- 极致便携:这是 Oreo Air 最大的亮点,它采用可折叠臂设计,折叠后体积非常小巧,可以轻松放入口袋,主打“随时随地,随手起飞”的概念。
- 易于上手:支持一键起飞、降落,并内置了智能跟随、轨迹飞行等基础功能,对新手非常友好。
- 稳定拍摄:配备了三轴机械增稳云台,确保在飞行过程中拍摄画面的稳定性。
- 手机控制:通过专用的 OPPO Fly App 连接手机进行操控和实时图传。
-
市场定位与结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定位:OPPO Oreo Air 的目标用户是那些对无人机感兴趣,但又觉得传统无人机过于笨重、复杂的普通消费者,它是一个“社交玩具”和“生活记录工具”,而非专业的航拍设备。
- 结局:这款无人机并未取得成功,最终停产退市,原因可能包括:
- 市场竞争激烈:2025 年是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神仙打架”的时期,大疆(DJI)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生态和品牌优势占据绝对主导地位,OPPO 作为新进入者,很难撼动其地位。
- 产品力不足:虽然便携性出色,但在飞行性能、续航时间、拍摄画质、图传距离和稳定性等方面,与同价位甚至更高价位的竞品相比,并没有突出优势。
- 生态协同性有限:虽然可以连接 OPPO 手机,但 OPPO 的整体生态并未围绕无人机进行深度整合,其价值被局限在单一产品上。
总结与对比
| 特性 | OPPO Wi-Fi 镜头 (概念) | OPPO Oreo Air (实体产品) |
|---|---|---|
| 产品性质 | 概念性指代,非官方产品名 | 官方发布的实体消费级无人机 |
| 真实所指 | 手机内置的潜望式长焦镜头 (可能性小)手机外接镜头生态 |
OPPO Oreo Air |
| 核心技术 | 光学变焦潜望结构 | 可折叠机身、三轴机械云台 |
| 市场策略 | 强化手机自身影像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 探索手机周边生态,拓展使用场景 |
| 市场结果 | 大获成功,成为 OPPO 影像技术的标志性功能 | 市场失败,已停产,是一次失败的探索 |
| 现状 | 仍在 OPPO 旗舰手机上持续迭代和发展 | 已退出市场,OPPO 未再推出后续无人机产品 |
从 OPPO 的战略来看:
- 影像方向:OPPO 会继续深耕手机本身的影像系统,“潜望式长焦” 和 “计算摄影” 依然是未来的重点,未来可能会推出更强大的多倍混合变焦技术,甚至探索手机与专业镜头之间的更深层次联动(如通过 USB-C 接口连接),但“Wi-Fi 镜头”这种独立形态的产品可能性不大。
- 无人机方向:鉴于 Oreo Air 的失败,OPPO 再次进入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可能性极低,未来如果涉及“飞行设备”,更可能会是 AR(增强现实)眼镜或类似设备中的空间感知、手势追踪等前沿技术,而不是传统的航拍无人机。
“OPPO Wi-Fi 镜头”是 OPPO 在手机摄影上的一次成功技术突破的别称,而“OPPO 无人机”则是其在硬件生态拓展上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两者清晰地展现了 OPPO 不同的战略重心和市场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