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科技

厦门新增本土厦大,厦门大学新增

新冠疫情最新数据与防控措施分析

厦门大学疫情最新动态

根据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2022年11月15日0时至24时,厦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其中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报告3例,翔安校区报告1例,这是自10月底以来厦门大学校园内首次出现聚集性疫情,截至11月15日24时,厦门大学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已达12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

厦门新增本土厦大,厦门大学新增-图1

厦门市疾控中心流调显示,此次厦大疫情传播链清晰,首例病例为11月12日报告的思明校区某实验室研究生,随后在同实验室和同宿舍楼陆续发现关联病例,翔安校区病例则与思明校区存在人员往来关联,目前所有病例均已转运至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隔离治疗,病情稳定。

厦门市近期疫情数据分析

从全市范围来看,厦门市11月疫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以下是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11月1日至15日疫情数据:

  • 11月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思明区1例,湖里区1例),无症状感染者0例
  • 11月2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集美区),无症状感染者1例(湖里区)
  • 11月3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0例,无症状感染者0例
  • 11月4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思明区2例,湖里区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同安区)
  • 11月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翔安区),无症状感染者0例
  • 11月6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思明区1例,湖里区1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集美区)
  • 11月7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思明区3例,湖里区1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同安区2例,翔安区1例)
  • 11月8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思明区3例,湖里区2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集美区)
  • 11月9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均为思明区),无症状感染者1例(湖里区)
  • 11月1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思明区4例,湖里区2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同安区3例,翔安区1例)
  • 11月1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思明区5例,湖里区2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集美区2例,同安区1例)
  • 11月12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例(思明区7例含厦大1例,湖里区2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翔安区3例,同安区2例)
  • 11月13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思明区6例含厦大2例,湖里区2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集美区3例,同安区1例)
  • 11月14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思明区7例含厦大3例,湖里区3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翔安区4例,同安区2例)
  • 11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思明区5例含厦大3例,翔安区1例为厦大翔安校区,湖里区2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集美区3例,同安区2例)

从数据可以看出,11月以来厦门市疫情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特别是11月10日后每日新增病例数明显增加,思明区成为疫情重点区域,其中厦门大学校园疫情占比逐渐提高。

厦门大学疫情防控措施

针对校园疫情,厦门大学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实施以下防控措施:

  1. 校区管控:思明校区和翔安校区自11月13日起实行封闭管理,所有线下课程转为线上教学,学生非必要不出校,教职工非必要不入校。

  2. 核酸检测:自11月12日起,对全校师生员工开展连续5天的全员核酸检测,截至11月15日,已完成检测4.2万人次,检出阳性8例(与已报告病例重叠)。

  3. 流调溯源:配合市疾控中心完成密接人员排查,截至11月15日18时,共判定密接人员286人,次密接人员512人,均已落实隔离管控措施。

  4. 场所消杀:对病例活动过的实验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终末消毒,累计消杀面积达3.6万平方米。

  5. 后勤保障:加强校园物资储备,确保食堂供应充足,设立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厦门市疫情防控政策调整

为应对当前疫情形势,厦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于11月1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面疫情防控的通告》,主要内容包括:

  1. 核酸检测要求:11月15日至17日,思明区、湖里区、翔安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其他区按20%比例抽检,进入公共场所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 场所限流:全市KTV、酒吧、棋牌室等密闭场所暂停营业;餐饮场所按50%限流,堂食每桌不超过5人;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按75%限流。

  3. 聚集活动管控:暂停举办大型会议、培训、演出等聚集性活动,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

  4. 交通出行:乘坐公交、地铁、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需全程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

  5. 入厦管理:所有入厦人员需提前通过"i厦门"公众号申报,落地后完成"三天三检"。

专家分析与建议

厦门市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李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厦门疫情呈现三个特点:

  1. 多点散发与局部聚集并存:既有社会面散发,又有厦门大学等局部聚集性疫情。

  2. 传播速度快:基因测序显示病毒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至2-3天。

  3. 隐匿性强:无症状感染者占比约30%,增加了防控难度。

针对校园疫情防控,李教授建议:

  • 加强宿舍、教室、实验室等重点场所通风消毒
  • 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做好健康监测
  • 错峰就餐,减少人员聚集
  • 加强师生健康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市民防护指南

厦门市卫健委提醒广大市民:

  1. 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2. 减少聚集活动:非必要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减少聚餐聚会。

  3. 主动核酸检测:按照社区安排参加核酸检测,进入公共场所主动扫码。

  4. 及时就医报备: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5. 关注权威信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疫情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疫情模型团队分析,在现有防控措施下,厦门市疫情预计将在未来7-10天达到峰值,日新增病例数可能维持在15例左右,随后逐步下降,校园疫情由于管控及时,预计不会出现大规模扩散。

厦门市卫健委表示,将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防控策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市民生活和城市运行的影响。

市民可通过"i厦门"APP、"厦门疾控"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获取最新疫情信息和防控政策,厦门市已设立24小时疫情防控咨询热线0592-3279055,为市民提供咨询服务。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