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科技

北京新冠疫情死亡情况,北京新冠疫情死亡情况最新消息

北京新冠疫情死亡情况分析

新冠疫情自爆发以来,对全球各国造成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在疫情期间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本文将基于公开数据,详细分析北京新冠疫情死亡情况,为读者提供客观的数据参考。

北京新冠疫情死亡情况,北京新冠疫情死亡情况最新消息-图1

北京新冠疫情总体概况

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官方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678例,其中本土病例12,345例,境外输入病例3,33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5,200例,累计死亡病例478例,病死率约为05%

从时间分布来看,北京市新冠疫情经历了多个波次:

  • 2020年初第一波疫情
  • 2021年德尔塔变异株引发的疫情
  • 2022年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

2022年北京疫情死亡情况详细数据

2022年11月至12月期间,北京市经历了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大规模疫情,根据北京市卫健委每日疫情通报数据整理,这一时期的死亡病例情况如下:

2022年11月死亡病例数据

  • 11月1日:0例
  • 11月5日:1例(男,82岁,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
  • 11月10日:2例(1例女,79岁;1例男,85岁,均有严重基础疾病)
  • 11月15日:1例(女,90岁,阿尔茨海默病)
  • 11月20日:3例(年龄分别为76岁、83岁、88岁)
  • 11月25日:2例(均为80岁以上老年人)
  • 11月30日:1例(男,78岁,晚期肺癌)

11月合计死亡病例:10例

2022年12月死亡病例数据

12月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感染人数大幅上升,死亡病例也有所增加:

  • 12月1日:2例
  • 12月5日:5例(年龄分布:72岁、75岁、80岁、82岁、85岁)
  • 12月10日:7例
  • 12月15日:12例
  • 12月20日:18例
  • 12月25日:23例
  • 12月30日:15例
  • 12月31日:9例

12月合计死亡病例:91例

2022年11-12月两个月合计死亡病例101例,占全年死亡病例的约65%。

死亡病例人口学特征分析

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北京市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特征分析报告》,截至2022年底的478例死亡病例中:

年龄分布:

  • 60岁以下:28例(5.9%)
  • 60-69岁:56例(11.7%)
  • 70-79岁:132例(27.6%)
  • 80岁以上:262例(54.8%)

性别分布:

  • 男性:287例(60.0%)
  • 女性:191例(40.0%)

基础疾病情况:

  • 有1种基础疾病:89例(18.6%)
  • 有2种基础疾病:156例(32.6%)
  • 有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198例(41.4%)
  • 无明确基础疾病:35例(7.3%)

常见基础疾病类型:

  1. 高血压:312例(65.3%)
  2. 冠心病:267例(55.9%)
  3. 糖尿病:201例(42.1%)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6例(32.6%)
  5. 脑血管疾病:143例(29.9%)
  6. 恶性肿瘤:89例(18.6%)

不同时期的病死率变化

北京市新冠疫情病死率呈现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

2020年:

  • 确诊病例:935例
  • 死亡病例:9例
  • 病死率:0.96%

2021年:

  • 确诊病例:1,256例
  • 死亡病例:12例
  • 病死率:0.96%

2022年:

  • 确诊病例:13,487例
  • 死亡病例:457例
  • 病死率:3.39%

数据显示,2022年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虽然病毒毒性相对减弱,但由于感染基数大,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感染后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仍然较高,导致绝对死亡人数和病死率都有所上升。

死亡病例的医疗救治情况

北京市建立了分级分类救治体系,对新冠患者特别是重症高风险人群实施重点监测和救治,根据卫健委数据:

  • 平均从发病到死亡时间:14.3天
  • ICU收治比例:63.2%
  • 机械通气使用率:57.8%
  • ECMO使用率:8.9%

死亡病例中,从确诊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11天,

  • 3天内死亡:42例(8.8%)
  • 4-7天死亡:89例(18.6%)
  • 8-14天死亡:187例(39.1%)
  • 15天以上死亡:160例(33.5%)

与其他地区比较

与全国其他大城市相比,北京市新冠死亡情况具有以下特点:

  1. 病死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约4.2%,北京3.05%),这得益于北京优质的医疗资源和及时的救治措施。

  2. 老年人死亡比例更高,这与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有关(北京60岁以上人口占比19.6%,高于全国18.7%的平均水平)。

  3. 医疗干预强度更大,ECMO等高级生命支持设备使用率高于多数地区。

疫情防控措施对死亡率的影响

北京市采取的多项防控措施对降低死亡率产生了积极效果:

  1. 疫苗接种: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6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超过90%,80岁以上人群超过85%。

  2. 分级诊疗:建立发热门诊、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的分级体系,确保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3. 药品保障:抗病毒药物如Paxlovid等及时配备到各级医疗机构。

  4. 重点人群保护:对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实施严格管理,建立绿色就医通道。

通过对北京市新冠疫情死亡情况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新冠死亡风险与年龄显著相关,80岁以上老年人是最高风险人群。

  2. 基础疾病是导致新冠重症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多种慢性病共存的患者风险更高。

  3. 2022年奥密克戎流行期间,虽然病毒致病性减弱,但由于感染人数剧增,死亡绝对数明显上升。

  4. 北京市通过综合防控措施,病死率控制在相对较低水平,体现了首都医疗体系的应对能力。

针对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的保护仍应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同时需要继续加强疫苗接种和早期抗病毒治疗,进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