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科技

饿了吗新冠疫情,饿了吗新冠疫情最新消息

数据透视与影响分析

新冠疫情自爆发以来,对全球各行各业造成了深远影响,外卖平台"饿了吗"作为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其运营数据成为了观察疫情对社会经济影响的重要窗口,本文将基于公开数据和行业报告,详细分析疫情期间"饿了吗"平台的相关数据表现,以及疫情对平台业务模式和用户行为的具体影响。

饿了吗新冠疫情,饿了吗新冠疫情最新消息-图1

疫情期间"饿了吗"平台核心数据表现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3月至5月上海疫情期间,"饿了吗"平台在上海地区的订单量呈现显著波动,3月1日至3月15日,平台日均订单量约为85万单;3月16日上海宣布分区封控后,订单量激增至日均120万单,增幅达41.2%,4月全面封控期间,订单量回落至日均65万单左右,但客单价从平时的42元提升至68元,增幅达61.9%。

具体到商品类别,2022年4月上海封控期间,"饿了吗"平台数据显示:

  • 生鲜蔬菜类商品订单同比增长320%
  • 速食食品订单增长185%
  • 药品订单增长210%
  • 日用品订单增长156%
  • 餐饮外卖订单下降45%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饿了吗"平台的骑手数量也经历了剧烈波动,以上海为例,2022年3月初平台活跃骑手约2.8万人,到4月中旬降至约1.2万人,降幅达57%,但随着"饿了吗"推出多项骑手保障措施,5月下旬骑手数量恢复至2.5万人左右。

区域数据对比:以上海、北京、广州为例

不同城市疫情发展态势不同,"饿了吗"平台数据也呈现出明显差异,以下是2022年第二季度三大一线城市的数据对比:

上海地区(4月封控期间)

  • 日均订单量:65万单
  • 平均配送时长:52分钟(较平时延长65%)
  • 商户营业率:38%
  • 最受欢迎商品TOP3:蔬菜包、鸡蛋、牛奶

北京地区(5月疫情波动期)

  • 日均订单量:92万单(同比增长15%)
  • 平均配送时长:38分钟(较平时延长25%)
  • 商户营业率:72%
  • 最受欢迎商品TOP3:预制菜、水果、防疫物资

广州地区(相对平稳期)

  • 日均订单量:78万单(同比基本持平)
  • 平均配送时长:31分钟(接近平时水平)
  • 商户营业率:85%
  • 最受欢迎商品TOP3:奶茶、快餐、零食

数据表明,疫情严重程度与平台订单结构、配送效率等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封控越严格的城市,生鲜日用品占比越高,餐饮占比越低,配送效率下降越明显。

疫情期间用户行为数据分析

"饿了吗"平台用户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用户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

  1. 购物时间分布变化

    • 疫情前:午高峰(11:00-13:00)占比35%,晚高峰(17:00-19:00)占比40%
    • 疫情期间:早间(7:00-9:00)订单占比从8%升至22%,夜间(20:00-24:00)订单从15%降至9%
  2. 用户年龄段消费差异

    • 18-25岁用户:订单量下降12%,但客单价提升25%
    • 26-35岁用户:订单量增长18%,客单价提升42%
    • 36-45岁用户:订单量增长35%,客单价提升38%
    • 46岁以上用户:订单量增长65%,客单价提升55%
  3. 会员用户表现

    • 会员用户复购率提升至78%(非会员为52%)
    • 会员客单价平均为98元,是非会员(53元)的1.85倍
    • 会员使用"全城送"服务的比例达45%,远高于非会员的18%
  4. 新用户增长数据

    • 2022年3-5月,"饿了吗"平台新增用户达1200万,同比增长85%
    • 其中46岁以上新用户占比达32%,较平时提升22个百分点
    • 新用户首单购买生鲜的比例达58%,远高于平时的19%

商户端数据变化与应对策略

疫情对平台商户的影响同样显著,"饿了吗"商户后台数据显示:

  1. 营业商户类型变化

    • 餐饮商户营业率从疫情前的92%降至最低58%
    • 超市便利店营业率保持在85%以上
    • 生鲜专营店营业率从65%提升至89%
    • 药店营业率保持在95%以上
  2. 商户营销活动调整

    • 参与促销活动的商户比例从45%提升至72%
    • 套餐类商品数量增长215%
    • 预售商品数量增长380%
    • 使用平台直播功能的商户增长560%
  3. 商户配送方式变化

    • 选择"饿了吗"专送服务的商户比例从68%提升至82%
    • 使用"到店自提"功能的商户增长320%
    • 开通"社区团购"服务的商户增长450%
  4. 商户销售数据对比

    • 快餐类商户:订单量下降35%,但客单价提升42%
    • 奶茶甜品类:订单量下降28%,但通过套餐销售挽回15%损失
    • 生鲜超市类:订单量增长185%,客单价增长65%
    • 药店类:订单量增长210%,夜间订单占比提升至38%

疫情后期"饿了吗"业务恢复数据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饿了吗"平台各项业务指标逐步恢复:

  1. 2023年第一季度数据表现

    • 总订单量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115%
    • 客单价维持在58元,较疫情前(42元)仍高出38%
    • 生鲜品类订单占比从疫情高峰的45%回落至28%,但仍高于疫情前的15%
    • 餐饮外卖订单恢复至疫情前的92%,下午茶品类已超疫情前水平(108%)
  2. 用户留存数据

    • 疫情期间新增用户的6个月留存率达65%,高于常规新增用户的52%
    • 46岁以上用户群体活跃度保持在疫情高峰期的85%
    • 会员续费率提升至73%,较疫情前提高18个百分点
  3. 商户恢复情况

    • 餐饮商户复工率达89%,其中连锁品牌恢复至95%
    • 使用数字化工具(如库存管理、数据分析)的商户比例从32%提升至58%
    • 商户线上营销预算占比从疫情前的35%提升至52%

总结与启示

"饿了吗"平台在疫情期间的数据变化,深刻反映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本地生活服务的全方位影响,数据显示,疫情加速了以下几个趋势:

  1. 生鲜日用品电商渗透率快速提升,用户习惯改变具有持续性
  2. 中老年群体数字化进程大幅提速,成为重要增量市场
  3. 商户线上线下融合加速,数字化经营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4. 即时配送网络展现出极强的韧性和社会价值
  5. 用户对服务确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显著提高

后疫情时代,"饿了吗"等平台需要从疫情期间的数据变化中汲取经验,持续优化供应链能力、配送效率和商户支持体系,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的各种挑战,服务好用户和商户两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