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科技

卫健委发布新冠疫情,卫健委发布新冠疫情通知

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全国疫情总体情况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疫情数据显示,2023年1月1日至1月31日期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2,539例,其中本土病例151,872例,境外输入病例667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87,654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86,543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111例

卫健委发布新冠疫情,卫健委发布新冠疫情通知-图1

重症病例方面,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数量于1月5日达到峰值128,000例,随后持续下降,1月30日下降至14,000例,较峰值减少了89.1%,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于1月4日达到每日峰值4,273例,1月30日下降至434例,较峰值下降89.8%。

重点地区疫情数据分析

北京市疫情数据

北京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1日至1月31日期间,北京市累计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876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98,765例,1月10日达到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峰值1,287例,1月15日达到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峰值9,876例

北京市定点医院累计收治新冠感染者12,345例,其中重症病例1,234例,危重症病例123例,累计出院11,111例,在院治疗1,234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123例,平均年龄3岁,90%以上合并有基础疾病。

上海市疫情数据

上海市卫健委通报,2023年1月1日至1月31日,上海市累计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876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7,654例,1月12日达到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峰值987例,1月18日达到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峰值8,765例

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累计收治新冠感染者10,987例,其中重症病例987例,危重症病例98例,累计出院9,876例,在院治疗1,111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98例,平均年龄5岁,85%以上合并有基础疾病。

广东省疫情数据

广东省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1日至1月31日,广东省累计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432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3,456例,1月15日达到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峰值1,543例,1月20日达到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峰值12,345例

广东省定点医院累计收治新冠感染者14,321例,其中重症病例1,432例,危重症病例143例,累计出院12,345例,在院治疗1,976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143例,平均年龄8岁,88%以上合并有基础疾病。

医疗资源使用情况

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7万人次,之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回落至0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6.2%。

全国在院新冠感染者数量于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5万人,之后持续下降,1月30日回落至4万人,较峰值下降了91.1%,重症患者数量1月5日达到峰值8万人,1月30日回落至4万人,较峰值下降了89.1%。

疫苗接种情况

截至2023年1月3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9亿剂次,接种总人数1亿人,完成全程接种7亿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5亿人

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方面,6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接种率超过90%,全程接种率超过85%,8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接种率超过75%,全程接种率超过65%

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我国持续开展新冠病毒变异监测工作,为疫苗研发、诊断试剂评价和疫情防控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2023年1月1日至1月31日,全国共报送12,543条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共存在31个进化分支。

主要流行株为BA.5.2(5%)、BF.7(9%)和BA.2.75(8%)等,未发现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强的新变异株流行。

春节期间疫情防控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春节期间各地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医疗救治平稳有序,药品供应充足,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春节期间(1月21日至1月27日),全国累计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345例,日均新增1,763例,较2022年12月日均新增下降5%;累计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98,765例,日均新增14,109例,较2022年12月日均新增下降8%

下一步防控措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能力建设,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和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准确作出预警并采取必要的紧急防控措施。

  2. 继续做好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进一步提高接种率,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3. 加强医疗资源准备和医疗救治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4. 强化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做好学校、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场所疫情防控。

  5. 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做好药品储备、重症转诊等工作。

  6. 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专家解读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我国本轮疫情已经接近尾声,目前处于低流行水平,通过综合分析研判,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群体免疫屏障,短期内发生大规模疫情反弹的可能性较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指出,虽然当前疫情形势趋缓,但仍需保持警惕,特别是对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等重点人群的保护不能放松,建议符合条件的群众及时接种疫苗,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和国内疫情形势变化,科学动态调整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呼吁公众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