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诚科技协会

网络运营者应为何机构提供协助?

“网络运营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侦查犯罪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网络运营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一规定的具体含义、法律依据、适用范围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核心法条解读

这个规定明确了网络运营者在特定情况下的法定义务,它不是要求网络运营者主动监控或提供用户数据,而是在国家机关依法执行公务时,必须予以配合。

关键词解析:

  1. 网络运营者

    网络运营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指的是所有在中国境内运营网络或者通过网络提供产品、服务的组织和个人,这范围非常广,包括但不限于:
      • 互联网公司(如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
      • 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 网站、APP的开发者和运营者
      • 数据中心、云服务提供商
      • 使用网络进行经营活动的企业
  2.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

    • 这两个是法律明确指定的、可以提出要求的执法机关。
    • 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侦查犯罪活动,如网络诈骗、赌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传播淫秽物品等刑事案件。
    • 国家安全机关:主要负责维护国家安全,如防范和打击间谍行为、分裂活动、恐怖主义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3. 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侦查犯罪

    • 这是启动技术支持和协助的前提条件,国家机关的行为必须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不能随意要求。
    • 通常意味着相关机关已经立案侦查,并出具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4. 技术支持和协助

    • 这不是无限度的,而是“技术性”的,具体包括:
      • 提供技术接口:开放API接口,让执法机关能够安全、合法地访问特定数据。
      • 提供后台数据:根据要求,提供用户注册信息、日志记录、通信内容(在合法授权下)、IP地址、设备信息等。
      • 提供技术说明:对特定技术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
      • 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如提供服务器环境、计算资源等。

法律依据

这个规定主要来源于以下法律法规:

网络运营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25年6月1日施行)

    • 第二十八条:“网络运营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侦查犯罪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 这是该义务最直接、最核心的法律来源。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25年4月27日修正)

    • 第十八条: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防范、调查恐怖活动提供技术接口和解密等技术支持和协助。
    • 这条法律将协助的范围具体到了“防范、调查恐怖活动”,并强调了“技术接口和解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了技术侦查措施,公安机关在立案后,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而网络运营者的协助,正是这些技术侦查措施得以实施的基础,查询、冻结电子数据,都需要网络运营者的配合。

如何执行?程序要求

为了防止权力滥用,法律也规定了严格的程序,网络运营者不能仅凭一个电话或一封邮件就提供协助,通常需要以下法律文书:

  • 《协助查询财产通知书》:用于查询网络账户中的资金、虚拟财产等。
  • 《协助冻结/解冻财产通知书》:用于冻结或解冻网络账户。
  • 《调取证据通知书》:这是最常见的,要求网络运营者提供与案件相关的电子数据。
  • 《检查笔录》:执法人员现场进行检查时制作的记录。

关键点:

  • 必须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出示相关证件和法律文书。
  • 和范围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律文书载明的范围内。
  • 网络运营者对执法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负有保密义务

网络运营者的权利与风险

权利:

  • 有权要求出示合法手续:如果执法人员无法提供有效的法律文书,网络运营者有权拒绝协助。
  • 有权了解协助的必要性和范围:在符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可以了解协助的目的是否合法、范围是否合理。
  • 有权提出异议:如果认为要求不合理或超出法定范围,可以向其上级机关或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或控告。

风险与责任:

  • 拒绝协助的风险:如果无正当理由拒绝或拖延协助,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六十九条,可能面临警告、罚款(最高一百万元)、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 泄露信息的风险:如果在协助过程中泄露用户隐私或商业秘密,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和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
  • 过度协助的风险:如果超出法律文书要求的范围提供协助,也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网络运营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是中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条款,它构建了一种平衡:

  • 一方面,它赋予了国家机关在打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时,从网络运营者处获取必要技术支持的法律权力,是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
  • 另一方面,它通过严格的程序要求(如必须出示法律文书)和保密义务,来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如隐私权)和网络运营者的正常经营活动,防止权力被滥用。

对于网络运营者而言,理解并遵守这一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合规流程和应急响应机制,是防范法律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