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by Atmos:影院技术指南
引言:超越声道,进入声音的维度
长久以来,影院环绕声系统(如5.1、7.1)都基于固定的“声道”概念,声音被预先混合并分配到特定的扬声器位置(左、中、右、左后、右后等),观众听到的声音是这些声道的组合,这种方式虽然能营造包围感,但声音本身是“框”住的,缺乏真正的自由度和精确的定位感。

Dolby Atmos 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它不再将声音限制在固定的声道中,而是引入了“声音对象”(Sound Objects)和“顶部声道”(Top/Height Channels)的概念,旨在将声音解放,使其在三维空间中自由、精确地移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听觉体验,它模拟了我们在真实世界中听声音的方式——声音来自四面八方,包括头顶。
第一章:核心概念与原理
1 从声道到对象
- 传统声道: 导演将声音(如对白、背景音乐、汽车引擎声)分配到左、右、中、左后、右后等固定的扬声器,无论观众坐在哪里,声音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
- 声音对象: 在Dolby Atmos中,声音不再是“混合”进声道,而是作为独立的“对象”存在,每个对象都包含三组信息:
- 是什么声音(如鸟鸣、脚步声、对白)。
- 位置信息: 这个声音在三维空间中的精确坐标(X, Y, Z轴,即水平、垂直、深度)。
- 动态信息: 声音的音量大小如何随时间变化。
这种方式的巨大优势在于灵活性和精确性,导演可以精确地让一个声音(如直升飞机)从屏幕左后方飞过观众头顶,最终停在屏幕右前方,这个声音的运动轨迹是连续且自然的,不受固定扬声器的限制。
2 顶部声场与沉浸感
这是Dolby Atmos最直观的改变,通过在观众头顶增加扬声器,系统可以创造出以下效果:
- 天空之声: 雨滴从头顶落下、直升机盘旋、飞机从头顶飞过、雨林中的鸟鸣从树梢传来,这些声音的定位极其准确,让观众的听觉边界向上延伸。
- 增强的包围感: 顶部扬声器不仅用于定位头顶声源,还能极大地增强整个空间的包围感,一个巨大的爆炸声,可以从四面八方和头顶同时传来,形成压倒性的临场感。
- 声音的“包裹感”: 声音不再是“来自”某个扬声器,而是“存在”于空间中,将观众“包裹”起来,实现真正的沉浸式体验。
第二章:技术构成与系统配置
Dolby Atmos的影院系统由两个核心部分组成:声音制作系统和影院还音系统。

1 声音制作系统
这是在电影后期制作阶段使用的系统,由杜比实验室开发。
- 杜比渲染器: 这是整个制作系统的核心,它是一个软件或硬件设备,负责将所有声音对象和传统的声道信息,根据影院的具体扬声器布局,实时“渲染”成各个扬声器的驱动信号。
- 工作流程:
- 声音编辑: 声音剪辑师整理所有声音素材。
- 对白/拟音/音乐混音: 混音师在杜比混音室中工作,他们可以:
- 将声音作为“对象”放置在虚拟的3D空间中。
- 也可以将声音作为传统的声道进行混音(如对白通常放在中央声道)。
- 渲染与母版制作: 混音完成后,混音师使用杜比渲染器,选择目标影院的扬声器配置(如9.1.4、12.1.6等),将所有信息渲染成最终的、包含所有扬声器电平的母版文件。
2 影院还音系统
这是在影院中用于播放电影声音的硬件配置。
-
扬声器配置格式: 杜比 Atmos的配置格式表示为
X.Y.Z。X: 地面扬声器的数量(包括左、中、右、环绕、超低音等)。Y: 地面扬声器中的低频效果声道数量(通常为1,即超低音)。Z: 顶部/天空扬声器的数量。
-
常见的影院配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4: 5个地面声道 + 1个超低音 + 4个顶部声道,这是最常见的商业影院配置,能提供极佳的沉浸感。
- 1.4: 7个地面声道 + 1个超低音 + 4个顶部声道,地面环绕声场更密集,包围感更强。
- 1.4 / 12.1.6: 更顶级的配置,通常用于高端影城或杜比影院,提供无与伦比的细节和动态范围。
-
关键组件:
- 顶部扬声器: 通常采用“反射式”或“直接辐射式”。
- 反射式: 将声音射向天花板,再反射到观众席,成本较低,易于安装。
- 直接辐射式: 直接向下朝向观众席,提供更精确、更直接的声音定位,是高端影院的首选。
- 功放: 需要足够的声道和功率来驱动所有扬声器,并处理复杂的音频信号。
- 处理器: 解码Dolby Atmos数字音轨,并将信号分配给各个功放。
- 顶部扬声器: 通常采用“反射式”或“直接辐射式”。
第三章:制作流程详解
- 策划与预混: 导演和混音师在项目初期就确定如何使用Atmos,他们会规划哪些声音需要成为“对象”,以实现特定的动态效果。
- 混音:
- 对象混音: 混音师在杜比混音室的3D监听环境中,使用专用控制台(如Avid S6L)的专用推子,直接在虚拟空间中移动声音对象,这个过程就像是在指挥一个无形的交响乐团。
- 声道混音: 对于像对白这样需要稳定性的声音,仍然会使用传统的声道方式进行混音,以确保所有观众都能清晰地听到。
- 渲染: 混音完成后,混音师选择目标影院的配置(一个标准的“5.1.4”影院),杜比渲染器会自动计算出每个扬声器(包括顶部扬声器)应该发出多大的声音,才能在目标影院中精确地重现混音师在混音室里听到的3D声音效果。
- 母版输出: 渲染完成后,生成一个包含所有扬声器驱动信号的最终母版文件,用于电影拷贝的制作和发行。
第四章:Dolby Atmos与家庭影院
杜比Atmos技术已经成功从商业影院移植到家庭环境,但其实现方式有所不同。
- 向上反射: 大多数家庭系统利用顶部反射扬声器或带有向上发声模块的条形音响,将声音射向天花板再反射下来,实现天空声道的效果。
- 直接发声: 高端家庭影院系统会安装直接辐射式的顶部扬声器,提供更精确的定位。
- 虚拟化技术: 对于没有顶部扬声器的系统,杜by开发了虚拟化技术,通过复杂的算法,利用现有的传统扬声器模拟出顶部声场的效果。
- 流媒体平台(如Netflix, Disney+, Apple TV+)、蓝光碟和游戏主机都提供了大量的Dolby Atmos内容。
第五章:未来趋势与总结
1 未来趋势
- 更高密度的扬声器配置: 如Auro 12.1.16或更高配置,将提供更精细的声音网格。
- 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与高动态范围、高帧率等视觉技术结合,提供更极致的视听盛宴。
- 沉浸式音频的普及: 随着成本下降和技术成熟,Atmos系统将进入更多中小型影院和普通家庭。
- 新领域的应用: 除了影院和家庭,Atmos技术也开始应用于音乐现场、主题公园、虚拟现实等领域。
2 总结
Dolby Atmos不仅仅是一个增加几个扬声器的升级,它是一次音频制作和还音理念的革命,它通过“声音对象”和“顶部声道”两大支柱,将电影声音从二维的平面提升到了三维的空间,让声音真正成为了叙事和营造氛围的核心工具。
对于观众而言,这意味着前所未有的临场感和沉浸感,让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身处故事之中的参与者,对于电影创作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工具,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和自由度来操控声音,从而创作出更具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