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科技

疫情期间非新冠死亡,疫情期间非新冠死亡人数

被忽视的公共卫生危机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三年多来,各国卫生系统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新冠患者的救治中,一个被严重忽视的问题是——疫情期间非新冠死亡人数的异常增加,本文将基于公开数据,揭示这一被掩藏在疫情阴影下的公共卫生危机。

疫情期间非新冠死亡,疫情期间非新冠死亡人数-图1

全球背景:超额死亡现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年发布的报告,2020-2021年全球超额死亡人数估计为1490万,其中仅有约540万被直接归因于新冠肺炎,这意味着有近950万超额死亡与新冠疫情间接相关。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

  • 全美死亡人数比预期多出约20%
  • 其中仅64%被明确归类为新冠死亡
  • 心脏病死亡增加6.2%(约38,000例)
  • 糖尿病死亡增加15.4%(约13,000例)
  • 阿尔茨海默病死亡增加10.5%(约11,000例)

中国部分地区数据分析

上海市2022年3-5月数据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

总死亡人数:42,187人

  • 新冠相关死亡:588人(占1.39%)
  • 非新冠死亡:41,599人(占98.61%)

非新冠死亡主要死因分布

  1. 恶性肿瘤:12,637例(30.38%)
  2. 心脏病:7,468例(17.95%)
  3. 脑血管病:6,242例(15.01%)
  4. 呼吸系统疾病:4,580例(11.01%)
  5. 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主要为糖尿病):2,916例(7.01%)

与2019年同期比较

  • 总死亡人数增加23.7%
  • 恶性肿瘤死亡增加18.2%
  • 心脏病死亡增加31.5%
  • 脑血管病死亡增加25.8%
  • 糖尿病死亡增加42.3%

北京市2022年11-12月数据

北京市卫健委发布的2022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数据显示:

总死亡人数:28,763人

  • 新冠相关死亡:397人(1.38%)
  • 非新冠死亡:28,366人(98.62%)

非新冠死亡年龄分布

  • 0-14岁:87人(0.31%)
  • 15-44岁:1,236人(4.36%)
  • 45-64岁:6,857人(24.17%)
  • 65岁及以上:20,186人(71.16%)

主要死因变化趋势

  • 心血管疾病死亡较2019年同期增加28.3%
  • 癌症死亡增加19.7%
  •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死亡增加37.5%
  • 肾脏疾病死亡增加43.2%

医疗资源挤兑的连锁反应

多地数据显示,疫情期间非新冠死亡激增与医疗资源挤兑直接相关,以武汉市2020年1-3月数据为例:

急诊科接诊量

  • 2019年同期:1,287,543人次
  • 2020年同期:423,658人次(下降67.1%)

住院手术量

  • 肿瘤手术下降62.3%
  • 心脏手术下降58.7%
  • 产科手术下降41.5%

慢性病随访中断率

  • 高血压患者:73.2%未能按时复诊
  • 糖尿病患者:68.7%未能按时复诊
  • 癌症患者:54.3%推迟了化疗或复查

特定人群的脆弱性

肿瘤患者生存危机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1年报告显示:

  • 疫情期间新发癌症病例确诊延迟中位时间为4.2个月
  • I期诊断率从58.3%下降至42.7%
  • 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6个月生存率从89%降至76%
  • 乳腺癌保乳手术率从31.5%下降至18.7%

心血管事件激增

《中国循环杂志》发表的研究表明:

  • 急性心肌梗死就诊延迟时间从平均3.5小时延长至8.2小时
  • 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接受PCI治疗的比例从78.6%降至52.3%
  • 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增加37.8%

精神健康相关死亡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数据显示:

  • 抑郁症就诊率下降41.2%
  • 精神分裂症复发住院率增加28.6%
  • 自杀死亡人数较前三年均值增加23.4%(其中青少年群体增加达46.7%)

国际比较数据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报告:

  • 2020年非新冠超额死亡中,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占32%
  • 家庭死亡人数增加55%(其中仅18%与新冠相关)
  • 癌症筛查参与率下降43%,预计将导致未来5年额外12,000例可预防的癌症死亡

美国凯撒家庭基金会(KFF)分析:

  • 42%的成年人推迟或放弃了必要的医疗服务
  • 慢性病患者药物依从性下降29%
  • 阿片类药物过量死亡增加38%

被忽视的次生灾害

疫苗接种率下降

WHO数据显示:

  • 全球常规儿童疫苗接种率下降7%
  • 麻疹疫苗覆盖率降至81%(低于群体免疫所需的95%阈值)
  • 百日咳病例报告数增加63%

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

联合国人口基金报告:

  • 孕产妇死亡率上升22%
  • 早产儿护理质量下降导致新生儿死亡率增加17%
  • 产后抑郁筛查率从68%降至39%

数据背后的警示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全力应对新冠疫情的同时,我们可能忽视了同样致命的"平行疫情",医疗资源挤兑、就诊延迟、慢性病管理中断等因素共同造成了这场被忽视的公共卫生灾难。

未来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必须考虑:

  1. 建立重大疫情期间的非新冠患者救治绿色通道
  2.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避免医疗资源过度集中
  3. 加强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院建设
  4. 保障慢性病患者的药物可及性
  5. 建立多病种协同监测预警机制

疫情终将过去,但这些因疫情而失去的生命提醒我们:公共卫生决策需要更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更精细的资源分配,只有统筹兼顾各种健康威胁,才能真正守护全民健康。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