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见证全民战疫力量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暴发以来,全球各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各级政府、医疗机构、科研人员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为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将通过具体数据,展现我国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努力与成效。
全国疫情防控总体数据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503,02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302,156例,治愈率达到3%,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8亿剂次,全程接种率超过90%,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超过91%。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全国共设置定点医院2765家,方舱医院床位2万张,重症监护床位8万张,全国共调集2万名医务人员驰援疫情严重地区,累计开展核酸检测超过90亿人次。
重点地区疫情防控成效
湖北省疫情防控数据
作为疫情最初暴发的地区,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承受了巨大压力,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武汉封城期间,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340例,占全国同期确诊病例的62%,通过采取严格管控措施,武汉市在76天内实现了新增病例清零。
湖北省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超过300亿元,改建扩建定点医院86家,设置隔离点1865个,提供隔离床位6万张,全省累计开展核酸检测超过1.2亿人次,平均每天检测能力从疫情初期的200份提升至后期的80万份。
上海市疫情防控数据
2022年3月至5月,上海市经历了严峻的疫情考验,在此期间,全市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超过60万例,其中确诊病例57,706例,无症状感染者542,600例,面对疫情,上海市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建成方舱医院48个,提供床位27万张。
全市动员50余万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累计配送生活物资超过15万吨,为特殊人群提供就医服务超过50万人次,通过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上海市在两个月内实现了社会面清零。
医疗救治与科研攻关数据
医疗救治成效
全国累计投入新冠肺炎医疗救治资金超过1500亿元,在重症救治方面,全国组建了8支国家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建立重症患者"一人一策"救治方案,重症病例治愈率从疫情初期的不足50%提升至后期的超过90%。
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率超过90%,中药方剂使用率达到85%,据临床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2-5天,降低轻症转重症比例30%以上。
疫苗研发与接种数据
我国科研机构在疫情发生后迅速启动疫苗研发,从病毒分离到首款疫苗获批仅用时332天,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3款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技术路线涵盖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mRNA疫苗。
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8亿剂次,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39亿剂次,3-17岁人群接种26亿剂次,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报告率为百万分之70.6,严重异常反应报告率为百万分之0.64,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经济社会保障数据
经济支持政策
为应对疫情冲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支持政策,2020年至2022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4万亿元,其中2022年新增减税降费5万亿元,人民银行通过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3万亿元,金融机构累计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超过10万亿元。
就业与民生保障
2020年至2022年,全国共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超过3000亿元,惠及企业超过1000万家,稳定就业岗位超过1.5亿个,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为新冠肺炎患者支付医疗费用超过28亿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
国际抗疫合作数据
中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已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累计提供口罩超过4000亿只,防护服超过40亿套,检测试剂超过20亿人份,中国新冠疫苗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中国还向全球分享疫情防控经验,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举办超过300场技术交流会议,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抗疫医疗专家组,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新冠疫情是对全人类的重大考验,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患者救治、疫苗研发、民生保障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数据不仅记录了我们走过的抗疫历程,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新阶段,我们将继续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