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表扬大会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世界各国都是一次严峻考验,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中,我国各地区涌现出无数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为表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激励全社会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特此召开新冠肺炎疫情表扬大会。
全国疫情数据回顾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38,62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2,453例,累计死亡病例5,235例,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1月23日期间,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80万例,单日最高新增病例数达7万例。
以北京市为例,在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31日的疫情高峰期,北京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达到58,764例,其中重症病例1,287例,危重症病例243例,在此期间,北京市共设置发热门诊(诊室)1,262个,日最大接诊能力达到4.1万人次;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从94家增至30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增至392家。
上海市在2022年3月至5月的疫情中,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60万例,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上海市共报告本土确诊病例62,183例,无症状感染者591,342例,疫情最严重时期,单日新增病例数最高达到27,719例(4月13日),全市共设置定点医院48家,床位总数达到8.5万张;方舱医院32个,床位总数16万张。
重点地区抗疫数据
湖北省武汉市
作为疫情最初暴发的地区,武汉市在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封城期间,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340例,占全国同期确诊病例的61.8%,其中重症病例9,618例,危重症病例2,055例,死亡病例3,869例,疫情期间,武汉市共设置定点医院48家,改造方舱医院16个,提供床位13,000余张;累计收治患者49,000余人,治愈出院44,000余人。
广东省广州市
广州市在2022年11月的疫情中,单日新增病例数最高达到9,243例(11月17日),11月1日至30日期间,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764例,无症状感染者82,653例,全市共启用隔离酒店157家,提供隔离房间4.5万间;设置定点收治医院28家,开放床位1.2万张;建设方舱医院和隔离板房床位24万张。
吉林省长春市
长春市在2022年3月的疫情中,3月1日至4月14日期间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735例,无症状感染者26,843例,疫情高峰期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到4,173例(3月14日),全市共设置定点医院12家,开放床位5,000张;建设方舱医院5个,提供床位1.5万张。
抗疫物资保障数据
在疫情防控物资保障方面,全国范围内创造了多项纪录:
-
口罩生产:2020年2月初,我国口罩日产量约1,000万只;到2020年2月底,日产量迅速提升至1.16亿只;2020年3月底达到2亿只/天,截至2022年底,我国口罩日产能超过5亿只。
-
防护服生产:2020年1月底,我国医用防护服日产量不足2万件;到2020年2月底,日产量达到33万件;2020年3月底突破50万件/天。
-
核酸检测能力:2020年初,全国核酸检测机构不足2,000家,日检测能力约50万人次;到2022年底,全国核酸检测机构达到1.5万家,日检测能力超过5,000万人次,以北京市为例,2022年11月单月完成核酸检测1.2亿人次,平均每天检测400万人次。
-
疫苗接种: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9亿剂次,全程接种人数达12.9亿人,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91.6%,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4亿,接种覆盖率超过91%。
抗疫典型事迹
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全国各地涌现出无数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
-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坚守抗疫一线,带领全院医护人员累计救治患者2,800余名。
-
钟南山院士团队在疫情初期迅速确定新冠病毒"人传人"特性,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关键科学依据。
-
全国4.2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其中护士2.86万名,医生1.34万名,他们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6小时。
-
全国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超过400万人参与疫情防控,平均每个社区有15-20名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每人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
-
全国公安民警辅警日均投入警力约17万人次,设置疫情防控检查站1.2万个,累计检查车辆1.5亿辆次、人员3.8亿人次。
抗疫经验总结
通过这场抗疫斗争,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
-
快速响应机制:从发现疫情到采取封控措施平均时间从2020年初的23天缩短至2022年的3天。
-
医疗救治能力:全国ICU床位从2019年的5.7张/10万人提升至2022年的10.6张/10万人;呼吸机数量从8.4万台增至21.3万台。
-
物资保障体系: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医疗物资储备制度,储备量可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
科技支撑能力:核酸检测时间从最初的4-6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国产新冠疫苗从研发到获批仅用时11个月。
-
基层防控网络:全国建成发热门诊1.6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发展,病毒变异持续存在,我们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断完善防控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
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的加强免疫接种。
-
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提高医疗资源统筹调配能力。
-
加强药物研发和储备,提高抗病毒药物可及性。
-
强化疫情监测预警,提高早期发现能力。
-
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展现了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让我们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继续发扬抗疫精神,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