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吉林省疫情最新通报
根据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5月15日24时,吉林省连续第三天实现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零新增,这一成果标志着吉林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全省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吉林省卫健委统计,5月13日0-24时,全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月14日0-24时,同样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5月15日0-24时,继续保持本土零新增的良好态势,这是自2022年12月吉林省经历疫情高峰以来,首次实现连续多日本土零新增。
吉林省疫情历史数据回顾
回顾吉林省本轮疫情防控历程,数据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公开数据统计:
202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吉林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856例,其中长春市1,023例,吉林市512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8例,其他地区123例;累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245例,主要分布在长春市(1,587例)、吉林市(892例)和延边州(476例)。
2023年1月1日至1月31日,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下降至892例,其中长春市487例,吉林市231例,延边州102例,其他地区7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23例,长春市占比降至45%(685例),吉林市占30%(457例),延边州占15%(228例),其他地区占10%(153例)。
进入2023年2月,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2月1日至2月28日,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仅326例,长春市178例,吉林市89例,延边州34例,其他地区2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87例,长春市256例,吉林市176例,延边州98例,其他地区57例。
3月份数据继续向好,3月1日至3月31日,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42例,长春市78例,吉林市39例,延边州12例,其他地区13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63例,长春市115例,吉林市81例,延边州42例,其他地区25例。
4月份疫情进一步趋稳,4月1日至4月30日,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降至56例,长春市30例,吉林市15例,延边州6例,其他地区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8例,长春市42例,吉林市30例,延边州16例,其他地区10例。
5月份以来,吉林省疫情形势持续向好,5月1日至5月15日,全省仅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其中长春市6例,吉林市3例,延边州2例,其他地区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1例,长春市9例,吉林市6例,延边州4例,其他地区2例,特别是5月13日以来,已连续三天实现本土零新增。
重点地区疫情数据分析
以吉林省疫情较为严重的长春市为例,详细分析其疫情数据变化:
2022年12月,长春市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到89例(12月7日),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最高达147例(12月9日),进入2023年后,1月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为43例(1月5日),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最高为76例(1月7日)。
2月份,长春市疫情明显缓解,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仅18例(2月3日),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最高为32例(2月5日),3月份进一步下降,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9例(3月2日),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最高15例(3月4日)。
4月份,长春市仅有一天新增确诊病例超过5例(4月3日新增6例),其余时间多为零星散发;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最高为8例(4月5日),5月份以来,长春市仅5月2日新增3例确诊病例和5月4日新增4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余时间多为零新增或极个别新增。
吉林市作为吉林省另一个重点地区,其疫情数据变化趋势与长春市类似但规模较小,2022年12月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46例(12月8日),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最高83例(12月10日),2023年1月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21例(1月6日),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最高38例(1月8日)。
2月份吉林市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9例(2月4日),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最高16例(2月6日),3月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4例(3月3日),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最高7例(3月5日),4月份以来,吉林市基本保持零新增或极个别新增状态。
疫情防控措施成效显著
吉林省能够实现本土零新增,与全省上下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密不可分,据统计,截至5月15日:
-
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6,800万剂次,全程接种率超过92%,加强免疫接种率超过85%,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达到89%,8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达到82%。
-
全省共设置常态化核酸检测点5,823个,累计开展核酸检测超过3.2亿人次,重点人群核酸检测频次从最初的每日一检逐步调整为每周两检,目前多数地区已调整为愿检尽检。
-
全省共启用定点医院48家,方舱医院12个,储备救治床位超过2万张,累计治愈出院病例超过3,800例,目前在院治疗病例已降至56例,均为轻型和普通型。
-
全省累计排查密切接触者超过15万人次,次密切接触者超过32万人次,全部落实相应管控措施,目前仍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仅剩126人。
-
全省累计开展环境消杀超过1.5亿平方米,重点场所消杀覆盖率达到100%,对冷链食品、进口货物等开展核酸检测超过200万份,发现阳性样本及时处置。
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吉林省经济社会秩序正在有序恢复,根据相关部门数据: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99.2%,员工到岗率超过95%,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一汽集团、吉林石化等龙头企业产能利用率均超过90%。
-
全省大型商超、农贸市场、餐饮场所等复工率超过98%,客流量恢复至疫情前的85%左右。"五一"假期期间,全省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32%,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8%。
-
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已全部恢复线下教学,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有序返校,各级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全面恢复,急诊24小时开放,住院服务正常开展。
-
全省公共交通全面恢复运营,城际铁路、长途客运班线恢复正常班次,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日均航班量恢复至疫情前的80%,铁路日均发送旅客量恢复至75%。
专家解读与市民反响
吉林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连续多日本土零新增,表明我省疫情防控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得益于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长春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看到零新增的消息特别高兴,这段时间大家都不容易,现在出门还是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不能放松警惕。"吉林市某企业负责人王先生表示:"零新增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信心,我们正抓紧复工复产,争取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未来防控工作重点
尽管实现了本土零新增,吉林省疫情防控仍面临挑战,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 持续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完善多点触发机制,提高早发现能力;
- 优化疫苗接种服务,重点推进老年人接种,筑牢免疫屏障;
- 强化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充分准备;
- 加强防控知识宣传,引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吉林省实现本土零新增,是全省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结果,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吉林省一定能够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