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科技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英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英雄的名字

致敬那些在疫情中挺身而出的勇士

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迅速席卷全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普通民众挺身而出,用他们的勇气和奉献精神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本文将聚焦这些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并通过具体数据展示他们在抗疫斗争中的巨大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英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英雄的名字-图1

医护人员的无畏奉献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医护人员始终站在抗疫最前线,以2020年1月至4月中国武汉疫情高峰期为例,全国共调集了346支医疗队、4.26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其中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专业人员超过1.5万人,这些医护人员平均每天工作12-16小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连续工作,许多人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痕,甚至出现皮肤溃烂。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时,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6.5万余人次,其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1.5万余人次,治愈出院患者4.7万余人次,在最高峰时期,武汉市定点医院床位达到1.4万张,方舱医院床位达到1.3万张,重症床位达到5000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有超过2000名医护人员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其中多人因公殉职,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医生是最早发现并报告新冠肺炎疫情的医生之一,被誉为"疫情吹哨人",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早期预警疫情后不幸感染去世,年仅34岁。

社区工作者的默默坚守

在疫情防控中,社区工作者承担了繁重的排查、隔离和服务工作,以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为例,在2020年2月至5月期间,该社区20名工作人员累计排查居民1.2万户、3.5万人次,为居家隔离人员配送生活物资5800余次,处理居民求助电话3200余个,每天工作长达14小时。

上海市在2022年春季疫情期间,全市约有20万名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根据上海市卫健委数据,2022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核酸筛查2.3亿人次,平均每天检测量超过300万人次;转运阳性感染者及密接人员超过60万人次;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超过1.2亿份。

广州市在2021年5月至6月疫情期间,全市动员了超过10万名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荔湾区白鹤洞街道在封闭管理期间,社区工作人员每天要为1.2万户居民配送生活物资,处理医疗求助200余起,组织核酸检测近10万人次。

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武汉市为例,在2020年封城期间,全市有超过10万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承担了物资运输、社区服务、心理疏导等多种任务,据统计,志愿者团队累计为医疗机构运送医疗物资超过1.2万吨,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超过500万份。

在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全市注册志愿者超过50万人,累计服务时长超过2000万小时,他们参与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物资配送、特殊群体关爱等工作,浦东新区某志愿者团队在两个月内累计为居民配送药品1.2万单,解决就医需求3500余次,运送紧急物资800余吨。

北京市在2020年新发地疫情期间,朝阳区某志愿者团队在两周内为封闭小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1.5万份,协助完成核酸检测8万人次,处理居民紧急需求1200余件,志愿者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步行超过3万步。

科研人员的攻坚克难

在疫苗和药物研发方面,中国科研人员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国速度",根据科技部数据,中国在疫情爆发后7天内就分离出病毒毒株并共享基因序列;98天内研发出4种新冠病毒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2020年底,中国首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

截至2022年12月,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4亿剂次,全程接种率超过90%,中国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在治疗药物研发方面,中国科学家筛选出的"三药三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临床数据,使用中医药治疗的病例中,轻症转重率约为2%-5%,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普通民众的自觉配合

疫情防控的成效离不开广大民众的自觉配合,以2021年1月河北省石家庄市疫情为例,在实施封闭管理的23天里,全市1100万居民积极配合居家隔离,完成多轮全员核酸检测,据统计,石家庄市在疫情期间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超过3000万人次,发现阳性病例800余例。

2022年3月深圳市在发现疫情后迅速采取防控措施,全市1700万居民配合完成多轮核酸检测,数据显示,深圳在7天内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超过5000万人次,平均每天检测量超过700万人次,为快速控制疫情传播奠定了基础。

在健康码使用方面,全国"健康码"系统累计为超过10亿人提供服务,日均亮码次数超过20亿次,北京"健康宝"在2022年累计为超过3000万人提供服务,完成核酸检测结果查询超过50亿次,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技术支撑。

国际社会的互助合作

中国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也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援助,根据外交部数据,中国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医疗专家组,与180多个国家和10多个国际组织分享疫情防控经验。

中国生产的防疫物资为全球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中国向全球提供了超过2000亿只口罩、20亿件防护服、10亿人份检测试剂盒,2021年,中国对外提供的新冠疫苗超过20亿剂,成为全球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在疫苗研发国际合作方面,中国疫苗企业在海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试验入组志愿者超过6万人,试验点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10多个国家,中国国药集团和科兴生物的疫苗先后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认证,被列入全球"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采购清单。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中,无数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从医护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科研人员到普通志愿者,他们用勇气和担当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说:"中国采取的许多措施正在成为疫情应对的新标杆。"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发展,抗疫斗争尚未结束,我们要继续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团结协作、科学防控,为最终战胜疫情、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新的贡献,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些在疫情中挺身而出的英雄们!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