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科技

威海新增本土病例多少例,威海新增本土病例多少例了

新冠疫情最新数据追踪

威海疫情最新通报

根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威海市卫生健康局的最新通报,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威海市当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3例,这些新增病例主要分布在环翠区、文登区和荣成市,其中环翠区新增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12例;文登区新增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荣成市新增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

威海新增本土病例多少例,威海新增本土病例多少例了-图1

从疫情传播链分析来看,本轮威海疫情呈现出家庭聚集性和社区传播并存的特点,在新增的31例感染者中,有18例为已公布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占比约58%;其余13例为社区筛查发现,表明存在一定的社区传播风险,威海市疾控中心流调显示,当前传播的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与国内其他地区流行毒株高度同源。

威海疫情历史数据分析

回顾威海市2022年以来的疫情数据,可以清晰看到几波明显的疫情高峰:

2022年3月,威海市经历了首轮奥密克戎疫情冲击,单日最高新增确诊病例达到56例(3月10日),无症状感染者89例(3月12日),这轮疫情持续约一个月,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17例,无症状感染者435例。

2022年7-8月夏季,威海出现第二轮疫情,单日新增最高为确诊病例23例(7月28日),无症状感染者47例(7月30日),这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86例,无症状感染者392例。

2022年11-12月冬季疫情中,威海单日新增最高达到确诊病例34例(12月1日),无症状感染者72例(12月3日),这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83例,无症状感染者567例。

进入2023年,威海疫情总体平稳,但在4月和10月仍出现了两波小高峰,4月疫情单日最高新增确诊病例15例(4月12日),无症状感染者28例(4月14日);10月疫情单日最高新增确诊病例9例(10月18日),无症状感染者21例(10月20日)。

威海各区县疫情分布情况

从地域分布来看,威海市各区县在历次疫情中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

环翠区作为威海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在历次疫情中都是病例数最多的区域,在2022年3月疫情中,环翠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8例,占全市的68.2%;无症状感染者297例,占全市的68.3%,2022年冬季疫情中,环翠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01例,占全市的71.0%;无症状感染者403例,占全市的71.1%。

文登区疫情相对平稳,但在2022年夏季疫情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7例,无症状感染者142例,分别占当轮全市疫情的36.0%和36.2%。

荣成市和乳山市由于人口密度较低,疫情规模相对较小,荣成市在历次疫情中累计确诊病例最高为2022年冬季的45例,乳山市最高为同期的37例,但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4月疫情中,乳山市出现了单日新增确诊病例6例的小高峰,占当日全市新增的40%。

威海疫情防控措施与成效

针对疫情发展,威海市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在2022年3月疫情初期,威海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重点区域实施封控管理,3月8日至3月22日期间,环翠区部分街道实行"足不出户"管控措施,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链,数据显示,封控措施实施后,疫情增长拐点在3月15日左右出现,新增病例数开始稳步下降。

核酸检测方面,威海市建立了覆盖全域的核酸检测网络,在疫情高峰期,全市单日核酸检测量最高达到280万人次(2022年3月12日),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检测频次达到1.0次/日,通过大规模筛查,及时发现并隔离了潜在感染者。

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推进,截至2023年10月底,威海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800万剂次,全人群全程接种率达到92.5%,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达到89.3%,为构建免疫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疗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威海市指定了3家定点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总床位达到500张;同时建设了3家方舱医院,可提供2000张床位,在2022年冬季疫情高峰期间,最高同时在院治疗患者数为187人,医疗资源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威海疫情与经济社会的平衡

威海市在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努力寻求平衡点:

旅游业是威海的重要支柱产业,2021年接待游客总量突破5000万人次,疫情对旅游业造成冲击,2022年游客量下降至3200万人次,但随着精准防控措施的实施,2023年1-10月游客量已恢复至4100万人次,接近疫情前水平的82%。

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威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80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2023年1-10月进出口额已达1650亿元,同比增长9.8%,显示出较强的经济韧性。

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2022年威海市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200个,总投资1800亿元,年度完成投资450亿元;2023年安排重点项目220个,总投资2000亿元,1-10月已完成投资480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的96%。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2年威海市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2023年1-10月已新增就业3.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0.5%。

威海疫情防控经验与启示

威海市的疫情防控实践提供了几点重要经验:

一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原则至关重要,在2022年3月疫情中,威海市通过流调溯源,在疫情初期就锁定了传播链,为后续防控争取了宝贵时间。

二是分级分类精准防控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威海市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动态调整防控措施,避免了"一刀切"式的封控,保障了基本生产生活秩序。

三是科技赋能提升防控效率,威海市开发了"威海健康码"系统,整合核酸检测、疫苗接种、行程轨迹等信息,为精准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四是群防群控筑牢基层防线,威海市建立了覆盖社区、村庄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动员基层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抗疫的良好氛围。

威海疫情未来展望

随着新冠病毒变异和免疫屏障建立,威海市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

病毒监测网络持续完善,威海市现有3家医疗机构开展新冠病毒基因测序工作,每周抽样检测不少于30例阳性样本,密切监控病毒变异情况。

医疗救治体系不断优化,威海市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了发热门诊,基层医疗机构加强了呼吸道疾病诊疗能力,形成了分级诊疗体系。

重点人群保护加强,对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建立了健康管理台账,定期开展健康监测和随访服务。

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威海市投资2.5亿元建设了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将显著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

总体来看,威海市疫情形势可控,但全球疫情仍在发展,病毒持续变异,疫情防控不能松懈,威海市将继续坚持科学精准防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