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注意
疫情最新数据概览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6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8例,本土病例1520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260例,其中境外输入157例,本土16103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8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563例。
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64例,无症状感染者5043例;重庆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9例,无症状感染者4867例;北京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97例,无症状感染者1746例;河南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7例,无症状感染者1052例;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1例,无症状感染者1115例。
重点地区疫情数据分析
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例,2022年11月数据显示,该市经历了较为严峻的疫情考验,11月1日至30日期间,广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感染者超过15万例,其中确诊病例约2.3万例,无症状感染者约12.7万例,具体到各区:
- 海珠区:11月累计报告感染者约9.8万例,占全市总量的65%左右
- 天河区:累计报告约1.2万例
- 白云区:累计报告约1.1万例
- 番禺区:累计报告约0.8万例
- 荔湾区:累计报告约0.6万例
从年龄分布看,感染者中18-60岁人群占比最高,达到76.3%;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12.8%;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占比10.9%,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
疫情防控关键措施
核酸检测策略调整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核酸检测策略已做出重要调整:
- 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 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
- 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 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风险区域划分标准
最新风险区域划分标准如下:
- 高风险区: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
- 低风险区: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
- 对高风险区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
- 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防范措施
隔离管控政策优化
隔离管控政策已进行重大调整:
- 密切接触者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 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管理措施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 入境人员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 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
个人防护要点
科学佩戴口罩
- 处于人员密集场所时必须佩戴口罩
- 就医时应佩戴N95或KN95口罩
- 口罩连续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 口罩潮湿或污染后应立即更换
保持社交距离
- 公共场所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 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动
- 尽量采用线上方式交流
- 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手卫生管理
- 外出归来后立即洗手
- 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消毒
- 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
-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规范洗手
健康监测与报告
- 每日测量体温并记录
- 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 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 配合流行病学调查
疫苗接种数据与建议
截至2023年11月1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4亿剂次,全程接种人数达12.7亿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9亿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39亿人,完成全程接种2.28亿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8亿人。
疫苗接种建议:
- 3岁以上人群应完成基础免疫接种
- 18岁以上人群在基础免疫6个月后应接种加强针
- 60岁以上老年人应优先接种加强针
- 高风险人群建议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
医疗资源准备情况
全国已设置定点医院2767家,方舱医院床位132.8万张,重症监护床位13.8万张,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发热门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诊室4.3万个,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达18.1万张,每10万人拥有重症床位12.8张。
药品储备方面,已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药品储备制度,重点保障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中成药等临床急需药品供应,抗原检测试剂日产能达1.1亿人份,核酸检测能力达每天5700万管。
重点场所防控要求
医疗机构防控
- 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
- 强化发热门诊管理
- 加强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管理
- 做好医务人员健康监测
学校防控
- 落实晨午检制度
- 加强教室通风消毒
- 做好因病缺勤追踪
- 完善应急处置预案
养老机构防控
- 实行封闭管理
- 加强健康监测
- 做好物资储备
- 建立就医绿色通道
公共场所防控
- 落实扫码测温措施
- 加强通风消毒
- 控制人员密度
- 做好员工健康管理
心理调适建议
疫情期间常见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失眠等,建议采取以下调适方法:
- 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 通过电话、网络与亲友保持联系
- 限制负面信息摄入时间
- 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 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援助
疫情发展趋势研判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
- 新冠病毒变异株可能持续出现
-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疫情风险增加
- 重点人群健康保护仍需加强
- 医疗资源面临阶段性压力
- 需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专家建议公众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符合条件的及时接种疫苗,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