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科技

新冠疫情冲击全球市场,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

数据揭示的深远影响

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爆发以来,已对全球市场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将基于最新数据,分析疫情对经济、金融和贸易的深远影响,并以具体地区为例展示疫情发展态势。

新冠疫情冲击全球市场,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图1

全球疫情数据概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截至2023年3月,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7.6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80万例,仅2023年1月单月,全球新增确诊病例就达到2300万例,新增死亡病例约10万例。

美国作为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15日,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达1.02亿例,占全球总数的13.4%;累计死亡病例111万例,占全球总数的16.3%,2023年1月高峰时期,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曾达到15万例。

欧洲地区同样遭受重创,欧盟疾控中心报告显示,2022年冬季疫情反弹期间,德国单周新增确诊病例峰值达到120万例(2022年3月),法国单周新增峰值98万例(2022年1月),英国单周新增峰值88万例(2022年3月)。

亚洲地区中,日本在2023年1月迎来第八波疫情高峰,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一度突破25万例,韩国疾病管理厅数据显示,2022年3月韩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曾达到62万例的峰值。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3年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GDP下降3.1%,为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尽管2021年全球经济反弹5.9%,但2022年增速又放缓至3.4%,预计2023年将进一步放缓至2.9%。

具体到主要经济体:

  • 美国:2020年GDP下降3.4%,2021年增长5.7%,2022年增长2.0%
  • 欧元区:2020年GDP下降6.4%,2021年增长5.3%,2022年增长3.5%
  • 中国:2020年GDP增长2.2%,2021年增长8.4%,2022年增长3.0%
  • 日本:2020年GDP下降4.5%,2021年增长1.6%,2022年增长1.7%

全球贸易方面,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商品贸易量下降5.3%,2021年反弹9.8%,2022年增速放缓至3.5%,服务贸易受冲击更为严重,2020年下降15.4%,2021年仅部分恢复。

金融市场剧烈波动

疫情引发的市场恐慌在2020年3月达到顶峰,美国股市在2020年2-3月间经历了四次熔断:

  • 2020年3月9日,道琼斯指数下跌7.79%
  • 2020年3月12日,下跌9.99%
  • 2020年3月16日,下跌12.93%
  • 2020年3月18日,下跌6.30%

全球主要股指在2020年一季度表现: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23.2%
  • 标普500指数:-20.0%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14.2%
  • 英国富时100指数:-24.8%
  • 德国DAX指数:-25.0%
  • 日经225指数:-20.0%

债券市场同样剧烈波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20年3月9日跌至0.54%的历史低点,而投资级公司债券利差从2月初的93个基点飙升至3月23日的364个基点。

行业影响差异显著

不同行业受疫情影响差异巨大,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航空客运量下降65.9%,航空公司损失高达1260亿美元,2021年客运量仅恢复至2019年的47%,2022年恢复至68%。

旅游行业损失更为惨重,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报告称,2020年国际游客人数下降73%,导致旅游业损失约1.3万亿美元,2021年国际游客人数仍比2019年低72%,2022年差距缩小至34%。

相比之下,科技行业表现亮眼,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280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48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28.3%,视频会议软件Zoom的日活跃用户从2019年12月的1000万激增至2020年4月的3亿。

电子商务也迎来爆发式增长,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从2019年的3.5万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5.7万亿美元,增幅达63%,亚马逊2020年净销售额增长38%至3860亿美元,2021年再增长22%至4698亿美元。

劳动力市场遭受重创

国际劳工组织(ILO)估计,2020年全球工作时间损失相当于2.55亿个全职工作岗位,全球劳动力收入下降8.3%,约合3.7万亿美元,2021年全球失业率达到6.2%,比2019年高1.1个百分点。

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4月美国失业率飙升至14.7%,创二战以来最高纪录,非农就业人数单月减少2050万,尽管随后逐步恢复,但截至2022年12月,美国劳动力参与率仍比疫情前低1个百分点。

欧洲情况同样严峻,欧盟统计局报告显示,欧元区失业率从2020年1月的7.4%升至2020年8月的8.6%,年轻人失业率更是达到17.6%的峰值。

供应链危机与通胀压力

疫情引发的供应链中断导致全球通胀飙升,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CPI同比涨幅从2021年1月的1.4%攀升至2022年6月的9.1%,创40年新高,欧元区调和CPI在2022年10月达到10.6%的峰值。

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由纽约联储编制)在2021年12月达到4.31的历史高点,远高于1997-2019年平均水平的0,半导体短缺尤其严重,导致全球汽车产量在2021年减少约1000万辆。

海运价格暴涨是另一显著特征,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显示,上海至洛杉矶的40英尺集装箱运价从2020年1月的1500美元飙升至2021年9月的12000美元以上。

政府应对措施规模空前

为应对疫情冲击,各国政府推出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财政刺激规模达16.9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6.4%。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2020年3月初的4.2万亿美元扩张至2022年4月峰值时的近9万亿美元,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从4.7万亿欧元扩大至8.8万亿欧元,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从580万亿日元增至730万亿日元。

主要国家财政刺激规模:

  • 美国:5.2万亿美元(占GDP25.5%)
  • 日本:3.2万亿美元(占GDP63.1%)
  • 德国:1.3万亿美元(占GDP33.4%)
  • 中国:1.2万亿美元(占GDP8.3%)
  • 英国:0.6万亿美元(占GDP19.3%)

长期影响与未来展望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预计将持续多年,世界银行估计,到2024年,全球GDP仍将比疫情前趋势水平低约3%,教育中断可能导致未来十年全球劳动收入损失10万亿美元。

全球债务水平也达到历史新高,国际金融协会(IIF)数据显示,全球债务总额从2019年底的255万亿美元增至2022年底的305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从320%升至349%。

尽管面临挑战,全球经济也展现出韧性,数字化转型加速,2020-2022年全球企业在数字技术上的投资增加了35%,远程工作普及率从疫情前的约5%提升至2022年的25%左右。

随着疫苗接种率提高和治疗手段改善,全球经济正逐步适应与病毒共存的"新常态",疫情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将持续重塑全球市场格局,各国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需要为更加不确定的未来做好准备。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