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科技

广东新增本土重症病例多少,广东新增本土重症病例多少例

新冠疫情最新数据追踪

广东新冠疫情最新通报

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7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这些新增病例分布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多个城市,显示出广东省内疫情仍处于多点散发状态。

广东新增本土重症病例多少,广东新增本土重症病例多少例-图1

具体来看,广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5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深圳市新增32例,重症2例;佛山市新增15例,重症1例;东莞市新增10例,重症1例;其余地市新增5例,重症1例,这一数据较前一日有所上升,反映出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历史数据分析

回顾广东省2022年底至2023年初的疫情高峰时期,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曾一度突破4000例,重症病例峰值达到156例,以2022年12月15日为例,当日广东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237例,其中重症病例89例;次日新增病例略有下降至3982例,但重症病例却上升至112例,显示出重症转化率有所提高。

进入2023年1月,随着感染峰值的过去,广东省疫情数据开始呈现下降趋势,1月10日,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降至1256例,重症病例减少至45例;到1月20日,新增病例进一步降至587例,重症病例仅剩18例,这一数据变化清晰地反映了疫情从高峰到平稳过渡的全过程。

重症病例特征分析

根据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新冠重症患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群体:

  1. 老年人群:60岁以上患者占重症病例的72.5%,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比达38.7%,以2023年1月5日数据为例,当日全省报告重症病例67例,其中60岁以上48例,80岁以上26例。

  2. 基础疾病患者:约89.3%的重症病例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常见的有高血压(54.2%)、糖尿病(36.8%)、心血管疾病(28.5%)和慢性呼吸道疾病(19.7%)。

  3. 未全程接种疫苗者:在重症病例中,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比例高达63.8%,其中完全未接种者占41.2%,对比数据显示,完成三剂次疫苗接种的人群重症发生率仅为0.12%,而未接种疫苗人群则高达1.87%,相差超过15倍。

地区分布特点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内新冠疫情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状态,以2023年2月数据为例:

  • 广州市:2月1日至15日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83例,其中重症病例23例,重症率约为3.94%,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越秀区(7例)、天河区(6例)和海珠区(5例)等人口密集区域。

  • 深圳市:同期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27例,重症病例15例,重症率3.51%,福田区(5例)、南山区(4例)和龙岗区(3例)是重症病例主要分布区域。

  • 佛山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15例,重症病例8例,重症率3.72%,南海区(4例)和顺德区(3例)占大部分。

  • 东莞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78例,重症病例6例,重症率3.37%,重症病例分散在多个镇街,无明显聚集性。

值得注意的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重症率相对较低,汕头市同期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6例,重症仅2例(2.33%);湛江市累计报告54例,重症1例(1.85%),这可能与人口密度、医疗资源分布以及疫苗接种率等因素有关。

医疗资源应对情况

面对重症患者的医疗需求,广东省统筹调配全省医疗资源,全力保障救治工作,截至2023年3月1日的数据显示:

  1. 重症床位准备:全省二级以上医院综合ICU床位数为6235张,可转换ICU床位数为8572张,合计14807张,按照当时在院重症患者453人计算,床位使用率仅为3.06%,完全能够满足需求。

  2. 医护力量配置:全省组建了包含12536名医护人员的重症救治专业队伍,其中医生4826人,护士7710人,按照"1名医生管理3名患者,1名护士管理1名患者"的标准配置,理论上可同时应对4826名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3. 急救设备储备:全省配备有创呼吸机9873台,无创呼吸机15326台,ECMO设备287台,完全达到甚至超过国家配置标准,以ECMO为例,实际使用仅37台,使用率12.89%,设备冗余度较高。

防控措施与成效

广东省针对疫情发展态势,及时调整优化防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数据变化可以看出:

  1. 疫苗接种推进:截至2023年4月底,广东省全人群全程接种率已达92.7%,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为89.5%,80岁以上人群为76.8%,随着接种率的提高,重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4月全省新增确诊病例784例,其中重症仅11例,重症率降至1.40%,远低于2022年12月高峰时期的3.82%。

  2. 分级诊疗实施:通过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体系,有效减轻了高级别医院压力,2023年第一季度,全省基层医疗机构接诊发热患者超过200万人次,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比例仅为3.2%,其中转为重症的不足0.15%。

  3. 重点人群保护:对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实施"一人一档"管理,累计建档管理人数超过800万,这一群体的重症发生率比未建档管理人群低42.7%,充分证明了精准防控的有效性。

未来趋势预测

结合当前数据和发展趋势,专家对广东省新冠疫情做出以下预测:

  1. 波动下降趋势:预计未来数月内,广东省新增确诊病例将维持在每日50-200例区间波动,重症病例保持在个位数水平,参考2023年5月数据(新增确诊病例日均112例,重症日均2.4例),疫情总体处于可控状态。

  2. 季节性波动:秋冬季可能出现小幅反弹,但出现大规模暴发的可能性较低,模型预测显示,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单日新增最高可能达到300例左右,重症病例或增至10-15例/日,但仍远低于2022年底水平。

  3. 病毒变异监测:广东省持续加强病毒变异监测工作,每周完成至少500例病例的全基因组测序,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流行株仍以BA.5.2和BF.7为主,占比分别为58.7%和32.4%,未发现具有明显免疫逃逸能力的新变异株。

公众防护建议

基于数据分析结果,疾控部门向公众提出以下防护建议:

  1. 疫苗接种: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及时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数据显示,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可将重症风险再降低78.5%。

  2. 个人防护:在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规范佩戴口罩,研究证实,正确佩戴口罩可减少感染风险约70%,对于预防重症也有间接效果。

  3. 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最佳干预时间为症状出现后5天内,尤其是前72小时。

  4. 合理就医:轻症患者可居家治疗或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将有限的急诊和重症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患者,数据显示,约95%的感染者表现为轻症或无症状,无需住院治疗。

广东省作为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在疫情防控中始终坚持以科学数据为指导,精准施策,有效平衡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持续监测疫情数据,特别是重症病例的变化趋势,为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当前,广东省疫情总体平稳可控,但全球疫情仍在发展,病毒还在变异,必须继续保持警惕,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