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诚科技协会

Android API Hook如何实现底层方法拦截?

  1. 什么是 API Hook?
  2. 为什么需要 API Hook?(应用场景)
  3. API Hook 的核心原理
  4. 主流的 Hook 框架与技术
  5. 一个简单的 Hook 示例 (以 Xposed 为例)
  6. Hook 技术的挑战与局限性

什么是 API Hook?

API Hook(中文常译为“钩子”)是一种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地拦截、修改或替换某个函数(API)调用行为的技术。

android api hook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正常的程序流程中设置了一个“陷阱”或“监听器”,当程序执行到你指定的那个函数时,它不会直接进入原始的函数体,而是会先跳转到你预先编写好的“代理函数”(Proxy Function),在这个代理函数里,你可以:

  • 查看参数:看看调用这个函数时传入了什么数据。
  • 修改参数:在调用原始函数前,偷偷修改一下传入的参数。
  • 决定是否执行:直接返回一个你伪造的结果,或者干脆不调用原始函数。
  • 查看返回值:获取原始函数执行后的结果,并进行修改。
  • 记录日志:将这次调用的所有信息(参数、返回值、调用栈等)记录下来,用于分析。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函数调用这条“高速公路”上设置了一个“收费站”,所有经过的车辆(函数调用)都必须在这里接受检查。


为什么需要 API Hook?(应用场景)

API Hook 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 安全研究与逆向工程

    android api hook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动态分析:分析恶意软件的行为,Hook Socket.connect()HttpUrlConnection.connect() 等网络 API,可以清晰地看到 App 与哪个服务器通信、发送了什么数据。
    • 行为监控:监控一个 App 的所有敏感操作,如读取联系人 (ContentResolver.query)、发送短信 (SmsManager.sendTextMessage)、获取位置信息 (LocationManager.requestLocationUpdates) 等。
    • 破解与逆向:Hook 应用中的验证逻辑,Hook LicenseCheckerInAppBilling 相关的 API,可以绕过付费验证或内购。
  • App 开发与调试

    • 日志增强:为第三方库或系统 API 统一添加日志,方便调试。
    • 功能增强:在不修改源码的情况下,为 App 添加新功能,Hook View.setOnClickListener,在所有点击事件发生时统一埋点上报。
    • Bug 修复:修复第三方 SDK 或系统 ROM 中的 Bug。
  • 系统级定制与自动化测试

    • 自动化测试:Hook UI 相关的 API(如 View.findViewById),可以更精确地控制 UI 测试流程。
    • 系统功能修改:修改系统默认行为,Hook System.out.println,将其重定向到日志文件。

API Hook 的核心原理

Hook 技术的本质是代码注入地址重定向,其核心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定位目标函数地址:首先需要找到要 Hook 的函数在内存中的真实地址,在 Android (ART/DVM) 中,每个类和函数都有一个对应的 ArtMethod 结构体,里面包含了函数的指针。

    android api hook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保存原始函数入口:在修改目标函数前,必须先保存其原始的入口地址,以便在代理函数中能够正确地调用它,这通常被称为 "trampoline"(蹦床)。

  3. 修改目标函数的入口: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某种方式,将目标函数的入口地址指针,修改为你自己编写的“代理函数”的地址。

  4. 执行代理函数:当程序再次调用被 Hook 的函数时,CPU 会跳转到你的代理函数,代理函数执行完毕后,通常会调用之前保存的原始函数(如果需要的话),然后将结果返回。

实现 Hook 的技术路径主要有三种:

  • Inline Hook (内联 Hook):也称为 "Inline Hooking",它不是简单地修改函数指针,而是直接在目标函数的入口处写入一条跳转指令(ARM 下的 BLBLX),让执行流直接跳转到你的代理函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兼容性好,可以 Hook 任何函数(包括 native 和 Java),但实现复杂,需要处理指令对齐、权限等问题,容易导致系统崩溃。Frida 的主要原理就是 Inline Hook。

  • PLT Hook (Procedure Linkage Table Hook):主要用于 Hook ELF 文件(如 .so 库)中的动态链接函数,当程序调用一个外部库的函数时,它会先跳转到 PLT 表,PLT 表再通过 GOT (Global Offset Table) 跳转到真正的函数地址,Hook 的方法是修改 GOT 表中对应项的地址,指向你的代理函数,这是传统 Linux 程序中常用的方法。

  • Java Hook (反射与动态代理):这是在 Java 层面实现的 Hook,主要利用 Java 的反射机制和动态代理。

    • 反射:通过 Class.forName()Method 对象,可以调用任意类的私有方法,但这是一种“一次性”的调用,并不能拦截所有调用。
    • 动态代理Proxy.newProxyInstance 可以为一个接口创建代理实例,当通过代理实例调用接口方法时,会统一进入 InvocationHandlerinvoke 方法,这是 Java 层 Hook 的标准方式,但只能 Hook 接口方法,无法 Hook 普通类的方法。
    • 更高级的 Java Hook:为了 Hook 普通类的非接口方法,框架需要借助 JNI 和一些技巧,例如在 ART 虚拟机中,通过修改 ArtMethod 结构体中的 entry_point_from_quick_compiled_code 指针,使其指向一个 native 的桩函数。Xposed 的核心原理就与此类似。

主流的 Hook 框架与技术

框架名称 层级 核心原理 优点 缺点
Xposed Framework Java / Native 修改 Zygote 进程,在 App 启动时加载 XposedBridge.jar,通过 JNI 修改 ArtMethod 结构体。 稳定、强大,生态庞大,有大量模块,无需 Root (需要安装 Xposed Installer 并重启)。 需要重启,对 Android 8.0+ 版本支持有挑战(有解决方案如 EdXposed),依赖特定 ROM。
Frida Java / Native Inline Hook,通过注入一个 frida-server 到目标进程,在运行时动态加载 JS/Python 脚本,脚本中调用 Interceptor.attach() 来 Hook 任意函数。 极其灵活,支持跨平台 (iOS, Android, Windows, Linux),支持多种语言 (JS, Python, C++, etc.),无需重启 App,Hook 精度极高。 需要 Root 或使用其他方式获取目标进程的写入权限(如 Exploit),性能开销比 Xposed 稍大。
Substrate/Cydia Substrate Native / Java 通过 CydiaSubstrate.so 在进程加载时 Hook linker,修改 GOT 表和 PLT 表,或直接 Inline Hook。 功能强大,是很多 Hook 技术的基础。 需要 Root,对 Android 新版本支持逐渐减弱,已被 Frida 超越。
AndZanzibar Java 基于 Xposed,专注于 Hook WebView 中的 JavaScript 接口。 专门用于分析 App 与 H5 的交互。 功能单一,依赖 Xposed。

如何选择?

  • 追求稳定和开箱即用:选择 Xposed,特别是如果你只是写一些简单的模块。
  • 追求极致的灵活性和强大的调试能力:选择 Frida,它是安全研究员和逆向工程师的首选工具。
  • 进行深入的底层安全研究:需要理解 Inline HookPLT Hook 的原理。

一个简单的 Hook 示例 (以 Xposed 为例)

假设我们想 Hook 系统的 Toast.makeText() 方法,让它无论传入什么消息,都显示 "Hello from Xposed!"。

步骤 1: 创建 Xposed 模块项目

使用 Android Studio 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并在 build.gradle 中添加 Xposed 的依赖:

dependencies {
    compileOnly 'de.robv.android.xposed:api:82'
    compileOnly 'de.robv.android.xposed:api:82:sources'
}

步骤 2: 编写 Hook 逻辑

创建一个类,实现 `IXposed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