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最新数据追踪
随着新冠病毒的持续变异和传播,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新增本土城市名单公布】,现将相关地区疫情数据通报如下,以便公众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做好个人防护。
最新新增本土城市名单
根据2023年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通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涉及以下城市(部分数据为示例):
- 北京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8例,其中朝阳区12例,海淀区8例,丰台区5例,其他区3例
- 上海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2例,浦东新区9例,闵行区6例,徐汇区4例,其他区3例
- 广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5例,海珠区18例,天河区12例,白云区10例,其他区5例
- 重庆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8例,渝北区15例,九龙坡区9例,沙坪坝区7例,其他区7例
- 成都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1例,武侯区11例,锦江区8例,青羊区6例,其他区6例
- 武汉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9例,江岸区7例,武昌区5例,洪山区4例,其他区3例
- 西安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5例,雁塔区10例,未央区6例,碑林区5例,其他区4例
- 杭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例,余杭区6例,西湖区4例,上城区3例,其他区3例
- 南京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4例,江宁区5例,鼓楼区4例,建邺区3例,其他区2例
- 郑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例,金水区10例,二七区7例,中原区5例,其他区5例
重点地区疫情数据分析
广州市疫情数据详情
广州市作为本轮疫情的重点地区之一,近一周(2023年11月8日-11月14日)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达到215例,具体分布如下:
- 海珠区:累计报告82例,占全市总数的38.1%
- 天河区:累计报告51例,占全市总数的23.7%
- 白云区:累计报告43例,占全市总数的20.0%
- 其他区域:累计报告39例,占全市总数的18.2%
从传播链分析,广州市本轮疫情主要涉及以下聚集性传播:
- 某服装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累计关联病例68例,占全市总数的31.6%
- 某餐饮场所聚集性疫情:累计关联病例42例,占全市总数的19.5%
- 某学校聚集性疫情:累计关联病例25例,占全市总数的11.6%
- 社区传播病例:80例,占全市总数的37.2%
重庆市疫情数据详情
重庆市近一周(2023年11月8日-11月14日)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89例,具体分布如下:
- 渝北区:累计报告73例,占全市总数的38.6%
- 九龙坡区:累计报告42例,占全市总数的22.2%
- 沙坪坝区:累计报告35例,占全市总数的18.5%
- 其他区域:累计报告39例,占全市总数的20.6%
从年龄分布来看:
- 0-18岁:23例,占12.2%
- 19-40岁:87例,占46.0%
- 41-60岁:59例,占31.2%
- 60岁以上:20例,占10.6%
从临床表现来看:
- 轻型病例:156例,占82.5%
- 普通型病例:31例,占16.4%
- 重型病例:2例,占1.1%
北京市疫情数据详情
北京市近一周(2023年11月8日-11月14日)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32例,具体分布如下:
- 朝阳区:累计报告58例,占全市总数的43.9%
- 海淀区:累计报告37例,占全市总数的28.0%
- 丰台区:累计报告19例,占全市总数的14.4%
- 其他区域:累计报告18例,占全市总数的13.6%
从传播途径分析:
- 家庭聚集性传播:47例,占35.6%
- 工作场所传播:39例,占29.5%
- 公共场所传播:28例,占21.2%
- 不明来源传播:18例,占13.6%
全国疫情总体情况
截至2023年11月14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 新增确诊病例: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6例(含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28例)
-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全国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95例
- 现有确诊病例:全国现有确诊病例2846例(其中重症病例32例)
- 累计治愈出院病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56,893例
- 累计死亡病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
- 累计报告确诊病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64,965例
重点防控措施提醒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国家卫健委提醒公众:
- 主动报备行程:近7天内有新增本土病例城市旅居史的人员,应主动向社区报备
- 加强核酸检测:重点地区居民应按照要求参加区域核酸检测
- 减少聚集活动:非必要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减少聚餐聚会
- 做好个人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
- 及时接种疫苗:符合条件的人群应及时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
专家研判与建议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表示:"当前全国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局部聚集的特点,新增本土病例涉及城市数量有所增加,从病毒基因测序结果看,目前主要流行株仍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和BF.7亚分支,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
专家建议:
- 重点人群防护: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人群应尽量减少外出
- 症状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场所管理:公共场所应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消毒等措施
- 物资储备:家庭可适当储备解热镇痛等常用药物
- 信息获取: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和防控要求
疫情防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请广大公众继续支持配合各项防控措施,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将持续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发布最新信息。
(注:本文数据为示例性质,具体数据请以官方最新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