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科技

新冠疫情跨年,跨年 疫情

回顾与数据分析

随着2022年即将结束,2023年即将到来,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本文将基于最新数据,回顾新冠疫情在跨年期间的发展态势,分析关键数据指标,并展望未来防控趋势。

新冠疫情跨年,跨年 疫情-图1

全球疫情概况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6.5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60万例,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2月19日至25日这一周,全球新增确诊病例约350万例,新增死亡病例约1万例,与前一周相比,新增确诊病例数下降了16%,新增死亡病例数增加了7%。

从地区分布来看,欧洲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31%,美洲地区占23%,西太平洋地区占20%,东南亚地区占13%,东地中海地区占9%,非洲地区占4%,在死亡病例方面,美洲地区占比最高,达到43%,其次是欧洲地区(28%)和东南亚地区(13%)。

中国疫情数据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1日至31日期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如下:

  • 12月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233例
  • 12月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988例
  • 12月1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040例
  • 12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91例
  • 12月2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049例
  • 12月2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668例
  • 12月3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515例

从数据可以看出,12月上半月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中旬有所回落,但月底再次出现反弹,特别是12月30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5000例,创下当月新高。

在重症病例方面,12月1日全国在院治疗的重症病例为138例,12月15日增至173例,12月30日达到427例,显示重症患者数量在月底明显增加。

重点地区疫情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2022年12月疫情数据如下:

12月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42例 12月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3例 12月1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84例 12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94例 12月2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68例 12月2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58例 12月3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18例

北京市疾控中心数据显示,12月1日至31日期间,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超过1.5万例,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是确诊病例最多的三个区域,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2%、18%和15%。

在重症病例方面,12月1日北京市在院治疗的重症病例为32例,12月15日为45例,12月30日增至118例,重症患者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病毒变异情况

根据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底,奥密克戎变异株仍是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占所有测序病例的99%以上,BA.5及其亚分支占比最高,约为70%;其次是BA.2及其亚分支,占比约15%;新出现的BQ.1和XBB等变异株占比正在上升,分别达到约10%和5%。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表示,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以BA.5.2和BF.7为主,两者合计占约80%,BQ.1和XBB等新型变异株也已在我国检出,但尚未形成优势传播。

医疗资源使用情况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12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国二级以上医院总床位数从2022年11月底的561万张增加到12月底的571万张,重症监护床位从18.1万张增加到18.8万张。

以北京市为例,12月1日全市定点医院床位使用率为65%,12月15日上升至78%,12月30日达到92%,重症监护床位使用率从12月1日的58%上升至12月30日的89%。

在医疗物资储备方面,全国范围内解热镇痛类药物日产能从12月初的1.9亿片提升至12月底的2.5亿片;抗原检测试剂盒日产能从6000万人份提升至1.1亿人份;N95口罩日产能从12月初的1.1亿只提升至12月底的1.9亿只。

疫苗接种进展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7亿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3.1亿人,完成全程接种12.7亿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6亿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4亿人,完成全程接种2.3亿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9亿人。

具体到12月份,全国新增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约1.2亿剂次,其中加强免疫接种约8000万剂次,老年人接种率显著提升,60-79岁人群全程接种率从11月底的86%提升至12月底的91%,8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从66%提升至76%。

国际疫情对比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2022年12月1日至31日期间,美国新增确诊病例约280万例,日均新增约9万例;新增死亡病例约1.5万例,日均死亡约480例,住院患者人数从12月初的约3.2万人上升至12月底的约4.1万人。

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1日至31日期间,日本新增确诊病例约250万例,日均新增约8万例;新增死亡病例约6500例,日均死亡约210例,重症患者人数从12月初的约400人上升至12月底的约600人。

韩国疾病管理厅数据显示,12月1日至31日期间,韩国新增确诊病例约150万例,日均新增约4.8万例;新增死亡病例约2500例,日均死亡约80例,重症患者人数维持在300-400人之间。

跨年期间防控建议

针对跨年期间的疫情防控,中国疾控中心提出以下建议:

  1. 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
  2. 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等高风险人群应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3. 尚未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应尽快接种疫苗,符合条件的人群应及时接种加强针
  4.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上学
  5. 合理备药,不盲目囤药,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

多位流行病学专家预测,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疫情仍将处于较高水平,但随着人群免疫水平的提升和病毒毒力的减弱,疫情严重程度有望逐步降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根据团队模型预测,2023年3月中上旬我国疫情将进入相对平稳阶段。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2022年12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虽然新冠疫情大流行有望在2023年结束,但新冠病毒不会消失,各国仍需保持警惕,加强监测和应对能力建设。

新冠疫情跨年之际,全球抗疫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从数据来看,虽然病毒传播力依然强劲,但致病力有所减弱,加上疫苗接种的普及和医疗资源的扩充,人类社会应对疫情的能力显著提升,展望2023年,科学防控、精准施策仍是关键,让我们携手共进,迎接抗疫胜利的曙光。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