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北京疫情最新通报
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北京市已连续四天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一数据标志着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统计,11月12日0时至11月15日24时,北京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这是自10月底以来,北京市首次实现连续四天本土零新增。
近期北京疫情数据回顾
回顾近一个月北京市疫情数据变化,可以清晰看到防控成效:
-
10月20日-10月31日:北京市共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8例,涉及朝阳、海淀、丰台等多个区域,单日最高新增达12例(10月25日)
-
11月1日-11月1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逐步下降,共报告23例,单日新增降至个位数
-
11月12日-11月15日:连续四天实现本土零新增
在此期间,北京市累计开展核酸检测超过1.2亿人次,平均每日检测量维持在300万左右,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频次从"三天两检"调整为"五天三检",科学精准地调整了防控措施。
疫情防控关键措施数据
北京市能够实现连续四天本土零新增,与一系列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密不可分:
-
流调溯源工作:累计排查密接人员1.2万余人,次密接3.6万余人,全部落实管控措施,建立"8小时快速处置机制",平均每起疫情流调完成时间控制在6小时内。
-
封控管控区域:高峰时期全市共有封控区56个,管控区128个,涉及居民约25万人,截至11月15日,仅剩3个封控区和7个管控区尚未解封。
-
疫苗接种数据: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6200万剂次,全程接种率达98.3%,加强免疫接种率89.7%,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率从85%提升至92%。
-
医疗资源配置:全市定点医院床位储备从2000张增至5000张,方舱医院床位储备达2万张,目前实际使用率不足10%,医疗资源充足。
-
物资保障情况:建立"市-区-街道"三级保供体系,日均蔬菜供应量稳定在2.5万吨以上,是日常需求的1.5倍;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储备可满足30天以上需求。
各区县疫情防控成效
从各区县数据来看,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
朝阳区:作为本轮疫情最早发现病例的区域,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2例,占全市总数的39.5%,通过精准划分89个封控管控区域,快速切断传播链,自11月8日起已连续8天无新增。
-
海淀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例,主要集中在中关村街道和学院路街道,通过高校封闭管理、科技园区弹性办公等措施,自11月10日起连续6天无新增。
-
丰台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例,主要集中在冷链相关从业人员,通过加强冷链食品全链条监管,自11月7日起连续9天无新增。
-
其他区域:东城、西城、石景山等区零星报告病例均在5例以下,且均已超过14天无新增。
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情况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北京市正有序恢复经济社会活动:
-
复工复产数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9.2%,商务楼宇复工率98.5%,餐饮门店堂食恢复率95%,重点建设项目复工率达100%,工人到岗率92%。
-
交通出行数据:地铁日均客运量从最低时的200万人次回升至800万人次(恢复至常态的60%);公交日均客运量达500万人次(恢复至常态的65%),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日均航班量恢复至1200架次左右,约为常态的70%。
-
消费市场数据: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餐饮等企业销售额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5%,线上消费保持活跃,主要电商平台北京地区订单量同比增长15%。
-
文化旅游数据:全市等级旅游景区开放率达90%,但实行限流措施,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限流开放,预约参观。
专家分析与建议
多位公共卫生专家对北京疫情防控成效进行分析: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北京这轮疫情防控有三大特点:一是发现早,首例病例发现时传播链清晰;二是处置快,24小时内完成核心密接排查;三是措施准,没有简单搞'一刀切'。"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我们通过基因测序发现,本轮疫情病毒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与国内其他地区疫情高度同源,病毒平均潜伏期缩短至2.8天,代际间隔约2.5天,这要求我们的防控响应必须更快。"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建议:"虽然连续多日零新增,但仍需保持警惕,建议市民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符合条件的尽快接种加强针;公共场所坚持扫码测温;重点行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
下一步防控重点
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下一步重点:
-
外防输入: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严格执行"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监测",11月以来已拦截境外输入风险航班12架次。
-
内防反弹:保留常态化核酸检测点323个,满足"愿检尽检"需求,重点行业人员继续实行"一天一检"或"两天一检"。
-
应急准备:保持市区两级应急指挥体系24小时运转,流调队伍常备2000人,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够第一时间处置。
-
疫苗接种:重点推进老年人加强免疫接种,目前全市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人群加强针接种率分别为91%、87%、76%,仍有提升空间。
市民防疫指南
北京市卫健委向市民发出健康提示: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人员密集场所
- 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不必要的聚集
- 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勤消毒
- 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 主动配合扫码登记、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
- 及时完成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
北京市卫健委强调,虽然连续多日无新增,但全球疫情仍在发展,国内多地仍有散发病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依然存在,呼吁市民继续理解、支持和配合各项防控措施,共同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随着冬季来临,北京市将密切关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趋势,加强多病共防,保障市民健康安全和城市平稳运行,下一步将根据疫情形势,科学动态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